來源:來自網絡 2009-12-28 10:26:29
導讀:海里發光動物很多,如夜光蟲、火體蟲、磷蝦、烏賊、章魚等,當它們在水面密集出現時,猶如群星點點,蔚為壯觀。經科學家的研究,它們的發光機制是因為身上覆著大量的發光細菌。
在生物界中,從原生動物到昆蟲乃至魚類,都廣泛地存在著生物發光現象,人們對此既感驚奇,又覺困惑。’
海里發光動物很多,如夜光蟲、火體蟲、磷蝦、烏賊、章魚等,當它們在水面密集出現時,猶如群星點點,蔚為壯觀。經科學家的研究,它們的發光機制是因為身上覆著大量的發光細菌。
其生物學意義在于覓食、求偶、甚至是求救。1964年,科學家們在紅海發現了身長7~10厘米的奇特閃光魚光臉鯛,它生活在紅海和印度洋不到10米深處,或在較深的珊瑚礁上面,發出的光十分明亮,在水下18米遠的地方就能發現。經研究,光臉鯛的發光也依賴于發光細菌,據測定,它的發光器中大約有100億個發光細菌,對于其發光的生物學意義,就意見不一了,有人認為這是為了引誘趨光性動物為食;也有人認為是為了迷惑敵人視線,逃避敵害;還有人認為這是群居生活的一個特征,發光是彼此聯絡的信號。
除了靠細菌發光的動物外,還有一種至今不知其發光生化機制的棘皮動物。棘皮動物包括海星、蛇尾、海膽、海參、海百合等五類,它們在正常情況下并不發光,但摩擦它的突起,把它浸在淡水里,滴人福爾馬林或雙氧水溶液時,就能觀察到各種各樣的發光。
棘皮動物發出的光線是淺藍綠色和連續不斷的閃光,經組織學研究表明,棘皮動物既沒有固定的發光器官,也沒有特殊的發光細胞,只是推測其表面的粘粒上皮細胞或一種變形蟲樣的細胞發光。對于棘皮動物發光的生物學意義,也存在著三種假說,即“警告色彩”、“迷惑敵害”和“報警信號”,但是三種假說只能解釋棘皮動物發光的個別情況,不能解釋整個發光現象。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