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8-07-30 11:46:50
“家園”信任,需要用“溫度”來建立
“藍天白云下有一個家,我們在這里快樂長大,花園里開滿美麗鮮花,美麗幼兒園我們的家……”這首《幼兒園是我家》是不少幼兒園的必學曲目,歌中描述的幼兒園可能沒有花哨的活動、高級的玩具或華麗的環境,有的是家長和幼兒園給予的溫暖與愛。
家里有兩個孩子的媽媽楊美娟表示,自己的兩個孩子都是在離家最近的幼兒園上學,幼兒園老師和環境怎么樣從孩子每天上學的狀態就能看出來。“孩子每天上學都很開心,走的時候也會和每個老師說再見,有時候也會主動和我提起自己最喜歡哪個老師,哪個老師最受歡迎,我能感覺出來老師是愛孩子的,所以我很放心”。
對于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園溝通機制,單金雪建議:“首先,幼兒園需要開辟形式多樣的家園溝通渠道,主動向家長公布幼兒園工作計劃;其次,要主動邀請家長走進幼兒園,了解幼兒園的辦園行為,如幼兒園課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以及幼兒膳食管理等方面的做法等。”
構建相互信任的“家園關系”,不僅需要家長和幼兒園卸下相互防備的外殼,還需要從根本上解決幼兒教師待遇不高的問題。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劉焱在不久前表示,“我們要相信和信任大部分幼兒園老師是敬業的、熱愛孩子的。社會、家庭和幼兒園必須互信合作,才能更好地營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環境。想象一下,如果家長對幼兒園和幼兒教師抱著基本不信任的態度,孩子能夠對幼兒園、對老師、最后對社會形成信任感、安全感嗎?”
劉焱強調,要辦讓家長放心安心的學前教育,治本之道是切切實實提高幼兒園教師的地位和待遇,讓他們擁有職業的尊嚴和自豪感,珍惜自己的崗位和工作,另外增強幼教行業的社會吸引力,讓更多愿意從事教育工作的優秀學生投身幼教事業。
“不論是否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托幼過程監管,我們都應該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需要用‘溫度’來建立。這個溫度,傳遞在教師每一天的觀察筆記里,傳遞在老師與家長溝通的一個個電話里,傳遞在家長開放日的活動中,傳遞在家長委員會開誠布公的會議里,傳遞在孩子最純凈的眼睛里,但絕不會建立在‘監視’中。”劉焱說。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