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08 07:46:20
語言是人類最主要的交際工具,人類表達思想、傳遞感情、交換信息都離不開語言。2~6歲正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指出:“語文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因此,要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必須為其創設一個寬松、自由的語言交往環境。
語言能力包括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及表達能力三個方面。我園地處邊遠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幼兒語言發展相對緩慢,特別是表達能力。在表達能力發展中存在“語言組織能力差,講話聲音小,表現能力弱且不敢、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問題,這些問題僅靠平時的語言教學是解決不了的。為此,我選擇了創設語言環境作為切入點,巧妙地運用語言角引導幼兒學習,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語言角的創設
語言角不同于圖書角,圖書角是單一的只供幼兒閱讀的活動角,而語言角是經過精心設計,能促進幼兒語言發展的綜合性活動角。《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各個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因此,在創設語言角時我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針對幼兒的興趣及學習能力,把幼兒喜愛的手工、表演及游戲等內容融入其中,并在語言角設置了以下物品:
1.書刊:完整的幼兒讀物;
2.表演物:木偶、指偶等各種玩偶,動物頭飾;
3.手工用品:小剪手、膠水、水彩筆,廢舊零散的兒童畫刊、舊掛歷;
4.其他:錄音機、錄音帶(故事、兒歌等)、空磁帶、磁性教具。
二、語言角的應用
(一)開放語言角
以往設置的活動角,只限于活動室內的某一角落,而且強調幼兒必須在規定范圍內使用這個活動角。而語言角則是開放的,并從空間、時間、對象三個方面開放。
1.開放語言角的空間,指不把幼兒局限在一個角落,而是可以到處“客串”,開放空間的要求是幼兒必須在自己結束活動時把從語言角中帶出的物品放回原位。
2.開放語言角的時間,指不把幼兒局限于某一時間內,應該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及需要把時間放寬,可以是課間也可以是離園后的一切時間。
3.開放語言角的對象,指不把進入語言角活動的對象限定在幼兒身上,應根據需要,對教師及家長同時開放語言角。
例如:一個幼兒想把自己創編的故事講給父母聽,而他要借助木偶進行表演,教師應支持他把木偶帶回家,第二天再把木偶帶回幼兒園,并要求家長記錄幼兒講述內容。
(二)正確把握教師在語言角中的角色
在教育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是多重的,應根據教育需要進行角色定位與轉換。教師在語言角中既是組織者、指導者,又是參與者。多重角色對教師提出了高要求,即:要有敏銳的
觀察力,通過對幼兒及活動的觀察與分析,對自己進行角色定位。
例如:我班幼兒嬌嬌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一次嬌嬌正在語言角給小朋友上“數學課”,我就以一個小朋友的身份加入其中,嬌嬌則以一個“小老師”的身份與我交流,正是對嬌嬌性格的正確把握,讓我成為這個活動的參與者,且不影響嬌嬌的“正常教學”。
從這個事例中,我覺得教師的角色定位與轉換尤為關鍵。無論教師以哪種角色介入幼兒的活動,都必須充分考慮到教師的介入不應該給幼兒造成壓力,而應帶給幼兒一種動力,促進幼兒發展。
三、語言角的作用
《綱要》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語言角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富有趣味性、游戲性、互動性、實踐性的發展空間。教師引導幼兒有效運用語言角的各種物品,讓幼兒在娛樂中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一)通過復述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在語言角中擺放幼兒熟悉、喜歡的圖書及故事錄音,如:《白雪公主》、《拇指姑娘》、《青蛙王子》等,通過反復聽與看,幼兒在復述故事時大多使用原文語句,在表達過程中,能用完整的句子連貫講出故事內容。復述故事不僅能讓幼兒說完整的話,還能讓幼兒感受其中優美的詞句。例如:《白雪公主》中,幼兒通過看圖書及聽故事錄音,不但能用原文中的句子完整地講述故事,還能用不同的語句和語氣表現公主溫柔大方的美麗形象及王后心狠手辣的惡毒形象。
(二)通過游戲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游戲對幼兒掌握語言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不能指望進行大量說教來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在于使其有機會以各種方式練習說話,游戲就為幼兒語言的實踐提供了機會,幼兒在游戲中可以運用已經掌握的簡單句,把它們結合起來,以便表達更為復雜的意思。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