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整理 2018-07-02 15:11:22
某老師任教班級成績遙遙領先,學生對他十分贊賞,曾經通過文字直接抒情:他是我們最喜歡的老師。可是你不知道的,任教他孩子的老師坦言,他的孩子初一剛入校比較乖巧聽話,可是后來十分叛逆,作業在催繳之后還是秋后的大地。他是一個理想的校長,短短幾年間,處于偏遠地帶的學校取得了和城區學校比肩的成績,吸引不少城區的優秀生源。可是你不知道的是他一回家,讀初二的兒子趕緊把門反鎖,和他一句話也不搭。
能教好那么多學生,能管理偌大一個學校,卻沒有辦法教好自家的孩子,這到底怎么回事兒?以我對他們孩子的了解明顯覺得兩人身上有著非常強烈的角色意識,這種強烈的角色意識無孔不滲。在學校是教育者、管理者的身份,在家里依然是這樣的身份。小的時候還不當緊,一旦孩子身處青春期,他們的自我意識覺醒了,內心有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你們依然是嚴正的態度和毫無商量的語氣,他對你們的反抗就勢鼓脹。以致到了凡是你注重的,都是他想破壞的。比如你十分看重成績,他偏偏隨意待之;你堅決反對早戀,他一定要在這方面搞出點動靜。雖然在他看來這樣的破壞對自己沒有什么益處,但是他的行動很難和思考合拍。
事業再優秀的教育者如果沒有把孩子教好,他們也是很難面對自己的。因為孩子給他們內心造成的隱痛要大于事業成功帶來的快意,這是不爭的事實。事業成功,令人羨慕,孩子沒有教育好,自己懷著難以言說的隱痛,不也令人心生惋惜之情嗎?這樣的尷尬和痛楚皆因為和孩子內心聯結不夠所致啊。不過,受過教育的人比較容易接受教育學心理學影響,也是易于反思的群體。2014年中國教育藍皮書上調查數據上顯示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更堅信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所以受過教育的家長改變自己是比較容易的。
其實現實生活中,比較糟糕的還不是這樣的家長,讓人憂懼的是既無事業又和孩子內心沒有聯結的家長啊。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