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教育關注 2018-05-09 10:15:59
孩子寫作業拖拉的三個原因:
1、不會寫作業;
2、注意力不集中;
3、沒有養成一個好習慣。
1、不會寫作業
他不會寫作業這個問題,想讓孩子提升成績,讓老師給他輔導一下,要主動幫助孩子成長,教育孩子不要著急,要積極,要主動幫助孩子成長。
2、注意力不集中
第二個,就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這個習慣,不是一天兩天能去除,所以說他已經讀五年級了,我不知道他這個習慣之前有沒有,如果有的話,這個就需要很長的時間,養成一個好習慣需要21天,強化好習慣需要90天,但是養成一個壞習慣一秒鐘就可以養成。
3、沒有養成一個好習慣
對于這一點,家長要主動幫助孩子一起來完成。比如說,跟孩子溝通,問問“孩子為什么作業寫到十點鐘?孩子,你想不想早點完成作業?早點完成作業你就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比如畫畫、運動、讀書、看會兒電視”。孩子肯定會說“想”,“假如爸爸媽媽有一個方法能夠讓你很快寫完,那么你就有很多的時間做你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每天寫作業到十點”。
拖拉,有時是一種自我調節方式
孩子的天性是需要很多游戲玩耍時間的,小學年齡的孩子也如此。他們在學校待了一天,遵守學校的各種規章紀律,學習各種課程,已經需要非常多的自律和自覺。
很多孩子回家后往往最先需要的是運動或玩耍,釋放緊張或壓抑的情緒。如果他必須馬上投入作業,難免要分神、發呆、做點小動作,磨磨蹭蹭。其實是因為孩子內在覺得累了,又無法抗拒家長的要求,只好用自己的方式通過小動作來做自我調節。
拖拉,有時是天性中的慢條斯理
每個孩子個性不同,有些孩子動作就是快的,有些就是慢的,你和他急他也沒法快。也就是說,這是孩子的內在氣質使然。有些孩子的天生氣質就是以“慢”和“靜”為特色,只有當他內在的“慢”和“靜”得到環境的允許,他才能夠放松心情,發揮出最佳的自己。
拖拉,父母越控制越糟糕
遇到孩子拖拉,心急的父母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更多的“要求”,“指導”,比如:詳細的作息時間表,經常對大小事講道理等。
催促、提醒、提要求,不時地表揚或懲罰,都是控制方式。
對于強烈需求自由的孩子來說,這些控制都會造成孩子的“反控制”,也是一種對權力的隱形抗爭。你越管,我越拖拉,也就是在說:“我不想要被管這么多,我要自己為自己選擇”。
拖拉的真相:孩子和你都需要被接納
對于因為孩子作業拖拉而沮喪的家長,我想告訴你:孩子拖拉不是跟你過不去。孩子拖拉,不是因為你不是個合格的家長,不是因為你沒有能力。
你一定會看到或聽到個別孩子有多高效,那些高效孩子的家長會侃侃而談他們的經驗,但那些方式方法你可能也用過,卻沒有效果。因此你難免責怪孩子或責怪自己。
真正的事實是:那只是孩子各不相同罷了。有個國際級的親子導師,她養了四個孩子,其中在同一學校讀書的兩個兒子就截然不同,一個回家作業基本都做完了,另一個需要媽媽陪伴也得做到入睡前。這不是學校問題或教育問題,只是孩子不同而已。因此家長要做的,先是去理解他、接納他,“這就是我的孩子,他就是慢一些”,同時接納、肯定自己,“這和我的教育無關,我是用心關注孩子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