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4-17 16:54:22
當下幼兒園科學活動課旨在傳授幼兒知識,而對幼兒靈活運用解決問題的策略鮮少涉及。本文以哈爾濱市某幼兒園科學活動課的編制、設計入手,抓出現下在培養幼兒科學素養的高度上進行科學活動課程方案的設定上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相應的策略。
哈爾濱市某幼兒園在進行“幼兒科學素養”方面的課題研究,其總體科學課程實施計劃是以“探究式學習”作為推進科學活動課的助力。
一、幼兒園的科學活動課程方案編制概況
探究式學習,或稱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是指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生活中選擇和確立主題,在教學中創設類似于學術研究的情境。幼兒通過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收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情感與態度,特別是發展探索精神與創新能力。它倡導學生的主動參與,其特點是自主性、實踐性、綜合性、開放性。
筆者在參與導師的課題中,從對課題實驗老師的調查中了解到:教師們都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操作材料,知道在操作活動應為幼兒提供數量充足、安全可靠的操作材料;90%的教師認為在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材料方面存在困難,主要原因是幼兒太多,家長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師收集有關材料,收集過程緩慢;很多時候幼兒僅僅只對材料本身感興趣,但持續的時間不長,操作的目的性不強。由此可見教師在材料的收集、選擇、投放及如何引導幼兒與材料相互作用中主動學習方面存在困惑。然而材料的提供直接影響著幼兒主動學習和探究的過程。
(一)鑒于以上原因,該園制定了以下活動課程目標:
1.探索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材料如何引發幼兒的主動探究行為,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
2.引導幼兒在教育活動中積極主動地與材料互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3.利用家長資源及幼兒生邊環境豐富材料,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欲。
4.在探究過程中,培養幼兒的科學情感及認真的科學態度。
(二)為達到以上目標,該園設計了以下課程實施方案:
1.利用多種途徑獲得材料。
(1)引導幼兒從自己生活環境里收集材料,變廢為寶。
(2) 利用家長資源豐富材料。
(3)充分利用戶外材料 。
2.有效選擇科學探究材料 (1)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材料,激發、(1)保持幼兒探索欲望。
(2)根據幼兒的需要與興趣選擇材料。
(3)把握材料所蘊含的價值,準確地為目標服務。
3.根據需要變換投放材料的方式
(1)正規科學教育活動中材料的投放。
(2)非正規科學教育活動中材料的投放。
4、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1)引導幼兒以自己的方式記錄、表達對材料的感知。
(2)耐心等待,滿足幼兒與材料充分互動的需要。
從該園自己制定的課程方案來看,制定步驟較為規范,但該方案的制定過于籠統、范圍過于狹隘,不能夠更好的彰顯其在培養幼兒科學素養方面的作用。再就該園在此課程方案的基礎上,其教師設計的活動課教案來分析該園是否能將科學活動課作為培養幼兒科學素養的主要途徑來對在園幼兒進行教育。
筆者對該園的教師活動課設計進行了擇選和比較,發現大部分教案都是《好玩的球》《有趣的圖形》《神器的聲音》《我的小手最靈巧》此類以認知以及生物或物理性了解常識的基礎上,而對于培養幼兒形成科學的價值觀和在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策略上則表現出明顯的不足。
二、從該園體現出科學活動課程方案編制的主要問題
該幼兒園已經能夠結合《指南》以及《綱要》來制定活動方案,并能夠從“材料”入手進行科學活動課程的設計,但是在制定活動方案時仍能反應出很多問題。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