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4-17 14:35:39
這本《從出生到三歲》是我會經常推薦給媽媽朋友們的書。
作者伯頓·L·懷特是世界著名早期教育專家、哈佛大學“哈佛學前項目”總負責人、有37年豐富研究經驗。這本書是完全基于對家庭里的嬰幼兒及其父母的直接研究而寫成的,也是一本經過大量實踐檢驗的經典。
在這本書里,他將孩子頭3年分為7個發展階段,對每個階段孩子的行為發展(包括語言、動作、智力、好奇心、情感等)、養育方法、疾病自我篩查、適合孩子的玩具等都做了詳細闡述,甚至還分析了二胎的間隔時間、孩子間的爭斗等內容。
正如懷特所說,一個孩子出生后頭3年經歷對于其基本人格的形成有著無可替代的影響,可謂人生中的黃金三年。
新手父母往往面對這個沒有自帶說明書的寶寶手足無措,好在有《從出生到三歲》這本書加持這段非凡旅程,讓初為父母的我們不再那么彷徨與迷茫。這本書,的確某種程度上算是我自己的育兒指南。它雖不完美,但價值很高。
今天小暖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從出生到三歲》的讀書筆記,整理和摘錄的作者是我們安睡群的幾名管理員:楚小狂,核桃媽,咕媽,如意媽,她們將書中的關鍵要點做了清晰明了的整理,如果你沒有時間讀完整部書,不妨先看看這篇文章。這本育兒工具書的整理帖收藏備用吧,有問題的時候都可以拿出來參考,總會有內容能解決你心里的疑惑。
希望它可以更高效地幫助你掌握孩子們黃金三年的制勝法寶。
從出生到3歲,
寶寶能力發展與早期教育應當這么做
(一)父母的三個目標
1
讓寶寶感受到愛和關心
2
幫助寶寶發展特有的技能
3
鼓勵寶寶對外部世界的探索
作者在本書的第一章提出了從寶寶出生至8個月,父母應該努力達成的三個主要目標。
縱觀全書,作用通過不同階段的發展特點,告訴我們如何實現它們。它們不僅僅在前8個月,甚至是寶寶前3年,或者更久的時間里,都應該作為家長努力的目標,是這本書所有內容的出發點。
生活里我們經常聽到一些媽媽們的疑問和抱怨:不知道如何陪玩,孩子就是不喜歡趴(翻身、坐、爬等),我的寶寶是不是發育落后啊,怎么不回應我呢,給他拿玩具為什么沒有反應呢……
通過閱讀這本書,家長們不僅能實現上述3個目標,還會找到這些疑問和抱怨各自對應的答案。
(二)各階段發展指南
第一階段:出生至6周
從子宮內到子宮外的過渡時期。
階段特點
1
睡覺:
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清醒時間很短。寶寶胃很小,只能容納可供他消化3個小時的食物。
2
易怒:
情緒的轉變快。
3
不連續性:
把東西放到寶寶手里,他會緊緊抓住它,但不會看它,抓握反射以一種孤立的方式發生作用。
4
缺乏活動能力:
無法自己翻身側躺,也無法移動自己身體,但生氣時可以通過不斷用腳后跟蹬床墊并用力踹腿,從嬰兒床的一端移動到另一端。
5
超敏感性:
任何刺激的突然變化都會引起驚嚇和啼哭。有時寶寶從水平姿勢變換到垂直姿勢時,他的眼睛會睜開。
6
吮吸:
清醒時,不管是自己的拳頭還是任何類似的東西放到了他嘴邊,他都會去吮吸。吮吸行為使寶寶很滿足。
7
視覺:
第一階段結束時,大部分寶寶的眼睛都能在15~30厘米的范圍內清晰聚焦,并能看清楚物體的細節。追視的能力進步。
8
運動和感覺能力:
能夠把頭從所躺的平面上抬起一點兒并保持幾秒鐘。到6周大時,轉動頭部和用嘴銜住嘴邊物體的行為會越來越頻繁。越來越熟練地把拳頭放到嘴里,并停留在那里。覺醒時的“自動”抓握能力延續,并在不久逐漸消失。
9
社會能力:
不具備任何社會能力,但在這期間會發出兩個簡單的社會性信號:寶寶會傾向于注視抱著他的人的雙眼;注視時展露的第一個“微笑”。
10
語言:
能區分不同聲音,也會發出聲音。
如何幫助寶寶發展技能
1
讓寶寶肚子著地趴著,給他一面鏡子(10~15厘米)每天進行幾次。
2
把可移動的玩具(可以畫上人臉,使用鮮明的對比色)放在寶寶經常注視的地方,25~30厘米的距離。
3
每天給他換幾次地方,或者經常更換他周圍的東西。
4
從寶寶剛出生就開始和他“說話”,養成發現并向寶寶談論他正在關注的事情的習慣。換尿布、洗澡和玩耍都是很好的談話內容。
第二階段:6~14周
寶寶在人生第一年中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個時期。
階段特點
1
睡覺:
夜里醒來的次數越來越少。從第10周開始,越來越多的寶寶開始“一覺睡到大天亮”。從原來的一覺5~6個小時,發展到4個月中期時能夠一覺7~8個小時。留意寶寶的睡眠信號,盡快讓他養成在嬰兒床和自己房間睡覺的習慣。
2
身體和頭部控制:
頭部位置逐漸不再決定胳膊的位置,胳膊能夠或多或少地單獨活動了。14周寶寶仰躺時,可以把頭自由轉動180度。抬頭的能力提高,從與水平線呈30度角逐漸抬升到呈90度角,而且能在10~20秒或更長的時間里保持這個姿勢并向四周看看。
3
社會能力:
8~10周大時開始頻繁展露社會性微笑,對人臉鼻尖到額頭的部分產生濃厚興趣。
4
尋乳反應:
由機械的行為變成以多個步驟完成的、有意識的行為。寶寶14周大時,用手觸摸他的嘴唇,他不會突然發生尋乳反應,而是可能在停頓一下之后,有意識地尋找你的手指。
5
視覺:
靈活對焦能力、雙眼聚焦能力和熟練追蹤的能力會得到很大發展。14周大的寶寶可以對各種距離的物體調整視覺焦距。雙眼同時聚焦,能在看1米以內的較小物體時獲得三維圖像。喜歡觀察人臉,對距離13~30厘米的小而精細的物體感興趣,喜歡看緩慢移動的物體,對較遠處物體的興趣在逐漸增長。寶寶的視線移動會比物體的移動稍稍超前一點兒。原因是他已經具有了更好的頭部控制能力,其次是因為寶寶對物體的注視已經從不由自主的行為轉變為更能得到控制的行為。
6
手的位置和對手的關注:
寶寶開始注視自己的手,有時是單獨注視,有時是用手觸摸附近物體時注視。對手和手指越來越關注的新習慣,通常出現在寶寶具備了視覺聚焦和能夠形成三維圖像的能力之后。雙拳緊握姿勢有時會變成手指稍稍松開的姿勢,有時,手指甚至會完全伸直。滿3個月時,寶寶能夠把一根手指放到嘴里吸吮,以前只能吸吮整個拳頭。喜歡用自己的手去探索各種表面和性狀的物體,并把東西放進嘴里啃咬。第二階段結束時,大部分寶寶都會“雙手在中間相扣”。
7
腿的姿勢:
寶寶的腿已經發育到一定程度并增長了一些肌肉組織,有時能夠把腿抬離床面2.5~5厘米。寶寶腳底感覺有壓力時會進行蹬踏。
8
行為的協調性:
10周大的寶寶會用手擊打一個他夠得著的物體,12~14周的寶寶會做出其他的手、臂動作。抓握(手)、注視(眼)和吮吸(嘴)----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具有協調性了。
9
當你走近時安靜下來:
當寶寶在啼哭但還沒有大發脾氣時,當看到或聽到你走近時,寶寶有時會停止啼哭。哭聲的停止可能表現出一種期待,這與寶寶在看到奶瓶或奶嘴時通常會做出吮吸的動作相似;或者是因為聽到你的聲音,或者看到你而轉移了寶寶的注意力。這兩種解釋都反應了寶寶適應能力的提高。期待是一種明確的學習表示,而注意力轉移則體現了寶寶對周圍環境越來越多的關注。
10
一個非常獨特的經驗循環:
寶寶能把具有特定長相、感覺、聲音或氣味的人與獲得安慰聯系起來。如果平時是由父母照顧,相較于其他人,他們在看到父母時會以更快的速度露出微笑,并且微笑持續的時間也會更長。
11
驚嚇反應:
深度睡眠時的自發式驚嚇反應和外界引起的驚嚇反應都會逐漸減少。
12
語言:
每天會發出更多的聲音。不僅對制造聲音越來越感興趣,而且進入了一個興奮期,且在后面的時間里繼續延續這種狀態。
如何幫助寶寶發展技能
1
每天讓他俯臥幾次,幫助他練習抬頭。在寶寶前面15~20厘米遠的地方放一面鏡子,使練習變得更加有趣。
2
除非在黑暗中長大,否則三種基本技能----靈活對焦能力、雙眼聚焦能力和熟練追蹤的能力會得到很大發展。
3
給寶寶準備可移動的玩具和一面鏡子,當視覺能力的發展促使他開始觀察自己手的動作時,應當為他準備能夠鼓勵手-眼行為的玩具了,健身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第三階段:3個半月~5個半月
寶寶的一些有趣生活方式和行為逐漸消失的時期,也是情緒狀態高漲的時期。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