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銀川晚報 2017-10-16 18:00:01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的意見征集8月20日已截止,但目前正值學生開學的日子,它仍然是受到老師及家長熱議的話題。家長和老師都認為修改后的內容比以前的表述更具體,更接地氣,做到了與時俱進。
新內容接地氣更實用
今年小學二年級的彤彤媽說:“我一直覺得應該有關于毒品危害的提醒,修改后的新版內容里就有,挺好的。”佳佳爸爸也說:“現在的孩子沉迷網絡,看到新版里要求控制上網時間,很不錯。”
小學教師康老師說,她非常認可修改后的《中小學生守則》。新版《守則》300多字,每條都概括了具體做法,更易記易行。“如第一條‘愛祖國’細化為‘尊敬國旗國徽,奏唱國歌肅立,升降國旗行禮,了解國情歷史’,而在舊版守則中只簡單表述為‘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愛學習’則細化為‘上課專心聽講,勇于發表見解,按時完成作業,養成閱讀習慣’等。這些都能讓孩子們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規范、具體要怎么做,實用性很強。”
新《守則》引入了很多新鮮的時代詞匯。諸如:熱心志愿服務、自覺禮讓排隊、控制上網時間、會自護懂求救、遠離毒品等,都是第一次提出。保護環境也引入《守則》,變成“護家園”的內容,還增加了“垃圾分類”、“低碳環保生活”的內容。對此,教中學的張老師給出了自己的觀點,“新的《守則》更能在當下社會對學生起到指導作用,對于小孩子來說能很好地理解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對中學生來說,做了很多現實中已出現情況的規定。”
對于修訂后的守則內容更加具有實用性,多位老師給予肯定。
新增“會自護懂求救”獲認可
近年來,教育部門一直在加強對中小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守則中新增的“會自護懂求救”內容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家長和老師也非常認可,“現在社會環境復雜,無論孩子大小都應該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在面對危險和困難的時候也要懂得求救或自救。”學生家長田女士表示。
“孩子一定要會保護自己,要知道怎么救自己,這一點的加入很明智。”家長李建軍對此非常認同。
刪除“見義勇為”引爭議
對于刪除舊《守則》中“見義勇為”這一內容,引起了不少家長的爭議。部分家長認為,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刪除怕是有些不太合適。而另一部分持不同觀點的家長則認為,見義勇為雖然是應該的,但是中小學生畢竟年齡小,在遇到危險的時候保護自己都是問題,何談見義勇為呢?如果行為不當反而會適得其反。
還有部分家長認為,“規定中還是應當保留一些體現優良傳統和品質的相關要求。在倡導見義勇為的同時,家長學校和老師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給學生們方式方法,其實兩者并不矛盾。并不是要讓學生都必須見義勇為,而是應該讓他們知道,在遇到危險或壞人的時候要結合自身能力和實際情況采取行動,而不是盲目地做或者不做。”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