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09-26 21:33:25
幼教網整理了幼兒園案例分析與反思《幼兒愛打架》,希望對幼兒教育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背景】
最近經常有幼兒跑到我身邊來對我說:“老師,***哭了。”然后馬上有其他小朋友說是奇奇打的。起初我把他叫到面前問明了原因又讓他向那個被打的小朋友道歉就完事了。但是后來我發現他打人的次數越來越多,幾乎每天都會上演這一幕,這讓我非常納悶。有一天我們正好去另外一個小朋友家家訪,他打電話來讓我們一起去給他過生日,因此我趁這個機會去他家家訪了一次。在和他父母的交談中,他媽媽也向我們提及了他最近在家攻擊性傾向也較嚴重,往往要讓他爸爸陪他打架,甚至早上一起來就要把他爸爸叫醒陪他打架。于是我們共同探討了產生這一情況的原因。
【分析和反思】
奇奇身上發生的這一現象并不是個別的。在平時與幼兒的交往中我發現幼兒的攻擊性行為時有發生。經常有幼兒會因為被打而哭著向我訴說。我想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幼兒平時喜歡看一些攻擊性強的電視,如警匪片、《奧特曼》等,這從幼兒平時的交談和喜好中便流露了出來。
第二、幼兒的模仿力較強,好奇心也教強,比如:他們在平時看了攻擊性強的鏡頭,如奧特曼打怪獸后就想嘗嘗當宇宙英雄的感覺。于是來到幼兒園就把其他小朋友當作怪獸打。結果被打疼的幼兒就哭者來告訴老師。
第三、現在的孩子都養尊處優,在家里當慣了小公主,小皇子。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習慣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圍著他們轉,要什么給什么的日子。因此在幼兒園里受了一點委屈就動手打人。
第四、我們幼兒園的幼兒家大多住在農村,平時爸爸媽媽都很忙在服裝廠或其他廠里一做就是十幾個小時,孩子就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祖輩一般都是非常寵小孩的,而且這些祖輩的文化層次普遍教低,沒有能力也沒精力去管教他們,也就造成了孩子平時在家就找其他孩子一起玩(所謂的玩就是吵鬧)的局面。
針對這些現象就得有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我想應該在平時的學習活動、生活活動、游戲、運動中向幼兒灌輸團結友愛的思想。比如多組織一些集體活動讓幼兒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多向幼兒講述一些團結友愛的故事,激發幼兒的團結意識,減少幼兒攻擊性行為的產生。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