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09-18 17:49:40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幼兒教育探索論文《用滲透思維建設幼兒園課程》,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南京師范大學“幼兒園領域滲透課程研究”課題組組織了近二十個幼兒園、數十位幼兒園教師開展了幼兒園領域滲透課程的研究,這是對五大領域課程研究的深入和發展。本課程研究充分借鑒現代課程理論和有關兒童發展及學習的理論,深入分析了領域課程和主題綜合課程各自的優勢與小不足,力求吸收這兩種課程的長處,同時盡可能避免它們的不足。本課程采用以領域為主線,以話題為輔線的研究技術路線,貫徹領域滲透的思想,落實從生活中學習、在活動中學習、促進主動的有聯系的學習及以多種方式學習等原則,具有整合性和趣味性的特點。
一、百年幼兒園課程發展告訴我們什么
中國幼兒教育百年的發展史,也是中國幼兒園課程百年的成長史。從1903年湖北武昌幼稚園的開辦起,應該教幼兒什么,如何組織教學內容,即幼兒園應有怎樣的課程,一直是中國幼兒教育領域最受關注的問題。百年幼兒園課程發展的歷史,折射出了幼兒園課程研究和實踐領域的困惑和迷茫,折射出了中國幼教工作者對幼兒園課程的思考和探究。從1903年到20世紀20年代初,幼兒園的課程主要是課目型的,分類很細,如行儀、訓話、幼稚園語、手技、唱歌、口語、游嬉等,明顯模仿日本幼兒園課程。后期,本國化的跡象很明顯,但總的看來這種課程比較細碎,范圍較窄。20世紀20年代開始,中國幼兒園課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歷程,其標志是1923年陳鶴琴在南京創辦鼓樓實驗幼稚園,這意味著關注中國國情、關注中國幼兒的幼兒園課程在實踐和實驗中產生。鼓樓實驗幼稚園的單元課程是中西方文化的匯合,是時代與傳統的交融。它以進步主義思想為基礎,改變了幼兒園課程細碎、割裂的狀況,注重了不同科目間橫向的聯系。期間,張雪門等教育家的實踐和探索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在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的20多年中,關注幼兒的生活,注重幼兒園課程的橫向和縱向聯系,一直是幼教先驅們努力探討的課題。20世紀50年代,中國的幼兒園課程深受蘇聯的影響,采用分科課程,將幼兒園課程分為體育、語言、認識環境、圖畫和手工、音樂、計算等項目,到1981年,課程內容又有新的劃分,包括生活衛生習慣、體育活動、思想品德、語言、常識、計算、音樂、美術等八個方面。這種課程,一方面使我們對課程內容系統性的把握不斷深入,結合知識的邏輯和幼兒心理發展的邏輯呈現系統的課程內容,這種價值不容低估;另一方面,限于當時的教育觀和課程觀,在實際的教育實踐中不同學科內容之間的割裂情況事實上已經出現。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幼兒教育領域出現了新的活力,綜合性的幼兒園課程開始出現,其實這是對單元課程的回歸。這種課程強調首先關注幼兒的現實生活,以大自然、大社會中的事件、現象為核心組織課程內容,同時關注知識的邏輯性。應該說,這是一種積極的、有益的實踐,但是這種課程從編制到設計都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對綜合的觀念把握不透,很可能會出現還原到分科課程上來的現象,或者出現幼兒重要的發展目標被遺漏或內容的難易、繁簡倒置等現象。20世紀90年代中期出現的領域課程是對分科課程的一種發展,它對課程內容整合的程度大于分科課程。同時,領域課程也開始關注不同領域之間的橫向聯系,但沒有形成強有力的技術和策略。
直至今天,我國幼兒園的課程幾乎就是兩種生存狀態:期待擁有系統性的綜合課程和期待擁有橫向聯系的領域課程,也許在它們之間還存在由于系統性、綜合性的程度不同而形成的中間形態。這種期待意味著沒有真正完善的課程,這種期待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和動力。我認為,現今課程的研究和優化可以從兩條路線切入:一是以領域為實,以話題(或主題)為虛的路線;一是以主題為實,以領域或學科為虛的路線。
二、幼兒園課程滲透的基本思想
本文討論以領域為實,以話題(或主題)為虛的課程優化路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性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劃分。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這意味著課程不能單單關注領域,也要關注領域劃分的多種可能,還要關注不同領域間的相互滲透。沒有相互滲透的領域是背離當今的教育觀和課程觀的。什么是相互滲透?相互滲透就是不同的課程領域之間產生有機聯系,就是實現課程的整合。整合不只是綜合性主題課程的任務,而是所有幼兒園課程的共同任務。充分的、合理的、相互滲透的領域課程,就是擁有橫向聯系的領域課程。其實,領域間相互滲透的思想,陳鶴琴先生早就提出過。陳鶴琴先生把幼兒園課程中健康、語文、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大領域活動稱為五指活動。把幼兒園的五大領域比喻為人的五個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