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11-28 14:20:45
5、如果你的孩子正在轉學校,無論是從學前到幼兒園,幼兒園到小學,還是小學到初中,都嘗試提前去尋找一同去新學校的朋友。幫助他在入學之前會見一些同班同學。
6、如果你有時間的話,參加學校的會議,可以看到別的家長(微博);如果你的孩子被邀請去表演的話,你可以去觀看,這樣他會感到更安全。
7、當一個靦腆的小孩開口說話,想要說些什么或提問題的時候,給他足夠的關注,停下你手頭的事情,仔細聽,并進一步提問題,引發他進一步的思考。如果他感到自己對你很重要的話,那么他會在同伴中感到更加自信。
8、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不要責備和痛斥孩子。
9、盡量不要對孩子身體的任何部分進行消極的評論,甚至用開玩笑的口吻也不允許。對頭發、耳朵或體型的不慎重的評論,都可能會讓孩子關注這些問題,并產生焦慮感。
10、對他表示信任,并看管他。給他一些建議如何發展自信,并決定什么時候可以讓他自己去試一試。
11、找到一本針對你的孩子的年齡的書,并解決一些孩子在交友和社會情感焦慮方面的困難。
12、年齡稍大的孩子放學后,會很容易建立基于學校的社交網。
13、接近寵物可能會幫助害羞的孩子在接近其他朋友時感到更舒適。
14、跟比自己小的孩子交朋友,會感覺受到較少的威脅或不會感覺到畏懼。
如果你的孩子曾經受到害羞的困擾,并討厭獨處,但看上去很少受到困擾,并自我感覺良好,這當然很好。但也需要留心,孩子也許是習慣了自己的害羞,并且通過隱藏羞怯進行自我保護,這并不是必要的健康的方式。例如,當客人來的時候,孩子會躲得遠遠的,聲稱自己有非常緊迫的家庭作業,或者埋頭于電腦和書本,甚至當朋友來找他一起玩的時候也如此。
人們喜歡待在舒適區,這很正常。這種熟悉的行為方式可以使他們穩定地擴大自舒適區的界限,感受一個舒適的表現方式和步幅。如果你認為孩子花了很長時間一個人獨處,通常一個人很安靜,交往甚少,在學校沒有平衡的健康的社會交往,你就該講將這些關注跟學校老師好好交流一下。
獨處可能會變成一個習慣,然而,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會滋生一些夸張的恐懼、幻想,甚至是精神健康方面的問題。孩子的豐富的經驗可以使社會交往變得更加舒適和靈活,這很可能使你和他的恐懼都消失。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