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10-12 16:56:32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片片飛來像蝴蝶》
一、分析教材:
秋風吹起,秋意漸濃,樹枝在秋風中搖擺。站在樹下的孩子看到了紛紛飄落下來的樹葉。這讓他們覺得有趣極了,追著抓樹葉,蹲下撿樹葉向室中揚樹葉,他們興奮地喊著:“樹葉落下來了。”“樹葉變黃了。”“樹葉飛起來了。”還有的說:“我的樹葉像小傘。”大自然的變化帶給幼兒發現美,感受美的機會,也為幼兒的語言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幼兒的生活離不開語言,幼兒的語言學習同樣也離不開生活。在生活的環境中挖掘學習內容,時語言教學的重要方式。詩歌《片片飛來像蝴蝶》體現了秋天落葉這一季節特征。表現出了樹葉色彩,形態的變化符合幼兒認知,順應幼兒興趣。幼兒易于融入詩歌意境,樂于通過語言、表情、動作來表現詩歌內容。敢于根據句式仿編最后一句的比喻部分。在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提高的同時,萌發幼兒感受發現秋天景物美的興趣,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分析學情:
小班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具體情景支持下,以可看、可動的事物為感知理解和想象的對象。活動中實物呈現課件、活動錄像的直觀展示能較好地吸引幼兒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調動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另外,引導幼兒進行動作表征,也體現了3歲幼兒動作關于語言發展的年齡特點,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熟悉了詩歌的內容。
三、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初步學習有節奏地完整朗誦詩歌(重點)2.能通過表情、動作表現詩歌內容嘗試仿編詩歌的最后一句。(難點)3.喜歡發現和感受秋天景色的美麗。
目標的制定充分考慮了學科的特點,幼兒的興趣與經驗準備。注重了幼兒知、情、意的結合著眼于幼兒的長遠發展。
四、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實物樹葉,詩歌課件,戶外撿落葉的錄像
五、教法,學法:
1.教法:
(1)觀察法:小班幼兒思維的主要特點是具體形象性占主導地位。語言的可得需要直觀的材料支持,幼兒看撿樹葉活動錄像,全很專注地去聽教師的引導,也能主動地講述撿樹葉錄像。另外,邊看課件的動態畫面,邊和教師一起生動、有趣地朗誦詩歌。這樣,能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達到活動的效果。
(2)提問法:提問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動機。使幼兒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目的性得到提高。促進幼兒大膽嘗試和表現,使活動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在師幼高效互動的過程中達到重點問題的解決。活動中主要采用開放式提問如:“你認為樹葉像什么?”幼兒的表述時多樣、能動性的。提問法的使用,能夠照顧個體差異。不同難度的問題可以滿足能力發展存在差異的幼兒的活動需求,使每名幼兒都有機會說,都能體驗語言表達和創造的喜悅。
2.學法:
(1)多種感官參與法:在活動中幼兒通過眼看(觀看課件、錄像)、耳聽(欣賞教師朗誦、配樂)、腦想(想象樹葉的多種形態),在學一學,說一說,做一做等多種活動中獲得知識體驗,重點是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在欣賞詩歌時,借助于課件優美,生動的畫面,極富感染力的配樂,以及教師富有表情的朗誦,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幼兒想說的愿望,幼兒不僅感受詩歌的韻律感,并在師幼互動中學習得有節奏朗誦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啟發幼兒創編動作表現詩歌,仿編詩歌最后一句。多感官參與活動為幼兒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象。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