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2016-08-09 16:13:14
什么叫卡介苗?
卡介苗是一種來自牛型結核桿菌的減毒活疫苗,可有效預防兒童結核病的發生,是我國免疫規劃疫苗,出生后即接種。于1921年由法國醫學家卡美特(Calmette)和獸醫學家介蘭(Guerin)所研制成功的疫苗,為了紀念他們的偉大貢獻,將該疫苗稱為卡介苗(BacilliCalmetteGuerin,簡稱BCG)。
結核病有什么危害?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肺結核患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患者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等通過飛沫可排出結核菌。易感人群吸入帶有結核菌的飛沫就可感染。缺乏對結核病特異性免疫力的兒童一旦感染結核,結核菌可經血循環播散至全身。
為什么要接種卡介苗?
預防重于治療,接種卡介苗對預防兒童結核性腦膜炎和粟粒性肺結核具有較好效果。
要到什么地方接種卡介苗?
在醫院出生的嬰兒,各大醫院產房都可接種。若因故未在產房接種,需先到居住地所在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接種門診預約,并到相應的卡介苗門診接種。≤3月齡者可直接接種,>3月齡者須先做結核菌素試驗,試驗陰性者方可接種。≥4歲人群不再接種卡介苗。
接種卡介苗的安全性如何?
如果和平時相比,卡介苗是一種比較安全的制品,極少發生異常反應(異常反應指合格的疫苗在實施規范接種過程中或接種后,發生相關各方均無過錯的藥品不良反應)。接種卡介苗后2周左右,部分受種者在接種部位可出現紅腫浸潤、化膿,并形成小潰瘍,經過8~12周自行吸收、結痂,留下凹陷性瘢痕(俗稱“卡疤”),一般不需處理。根據我國AEFI監測系統數據,接種卡介苗后的異常反應發生率非常低,如淋巴結炎(4.53/10萬)、無菌性膿腫(0.16/10萬)、過敏性皮疹(0.16/10萬)、局部膿腫(0.13/10萬)和播散性BCG感染(0.06/10萬),更罕見的有過敏性休克、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喉頭水腫。
接種卡介苗后,局部反應如何護理?
接種BCG后要注意護理。接種當天,注射部位不要用水洗,保持干燥;在出現白色小膿皰期間,洗澡時用干凈手帕或消毒紗布包扎局部以免水濺入,也不要經常用手去觸摸。給受種者勤剪指甲,勤換內衣,以保持局部清潔,避免其他細菌感染。BCG的局部反應不要熱敷。
什么情況下不可以接種卡介苗?
建議在健康的狀況下接種疫苗。患有結核病或結核菌素陽性者不必接種卡介苗;加心I炎、心臟病、急性傳染病發病期、濕疹或其他皮膚病者暫緩接種卡介苗;新生兒2500克以下、APGAR評分<8分者暫緩接種。免疫缺陷癥或大劑量免疫抑制劑使用者不能接種卡介苗。
卡介苗接種的時間
卡介苗一般在你的寶寶出生后24小時內進行接種,接種部位是上臂三角肌外側。中國衛生部規定:沒有接種卡介苗的寶寶,如果還不滿3個月,可以直接補種;如果在3個月~3歲之間,要進行結核菌素(PPD)試驗,結果為陰性就可以補種;4歲以及4歲以上的寶寶就不再補種了。
嬰兒接種2-3周后多數表現為接種部位局部反應,一般無全身反應,少數嬰兒可擴散到局部淋巴結,極少患兒發生遠處或全身播散性感染,播散性卡介苗感染是卡介苗接種后嚴重致死性并發癥。目前認為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發生主要與受種者的免疫狀態和遺傳有關播散性卡介苗病已是當前常見的疫苗接種性不良反應引起的醫療糾紛之一,預防此病的可靠方法是加強遺傳學咨詢,產前診斷,進行基因篩查。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