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07-18 14:56:36
我就利用集體活動,讓孩子們觀看這些栩栩如生的畫面,在和同伴一起交流分享的過程中產生共鳴。在活動過程中,我結合畫面及時提問、引導幼兒思考。如:“你們看小天竺鼠在看見好朋友跳繩跳得很好時,它是怎么想的?小天竺鼠有哪些最棒的地方?想想你自己有哪些最棒的地方呢?”這幾個提問激發了幼兒觀察、思考、表達的強烈愿望。有的說:“我覺得小天竺鼠跳繩真棒,真了不起。可是,我卻不……”(該幼兒的回答表達了她對小天竺鼠跳繩能力的贊賞,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孩子通過比較在真正地了解自己了)。有的孩子回答:“我看到小天竺鼠這么棒,我覺得自己也像她一樣能干,會做算術題、背唐詩、講故事。”(她的回答道出了這個孩子的自信)。可見,孩子在繪本閱讀過程中,結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達與表現著自己對畫面的理解,以及相應的情感體驗。
又如在“我會關心別人”的繪本閱讀過程中,我是這樣引導孩子的:“在受傷的時候,小熊怎么樣?有人生病的時候,小熊怎么樣?有人難過的時候,小熊又怎么樣?當別人得到了小熊的關心時,小熊感覺怎么樣?你能舉例說說在自己有困難的時候別人是如何關心你的?當你看見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又是怎樣幫助他們的?”孩子在我一系列問題的啟示下議論紛紛,討論熱烈,他們關心他人的情感油然而升,而且也能回味自己真實的感受,感悟關心他人的快樂,沉浸在繪本的世界里“意猶未盡”……
分析:
選擇的兩個繪本中的重點畫面精心制作的多媒體課件,是我預設活動中所重點想讓幼兒感知體驗的。通過我循循善誘的提問,引領幼兒從具體形象、可愛的繪本主人翁小天竺鼠和小熊的親身經歷出發,與孩子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在生活中建立聯系,幫助幼兒正確地了解自己,樹立自信心,以及感受關心別人的快感。
3、實施方式二:
其次,我又及時投放了這套叢書中的“我想念你”(用來消解因與大人短暫的分離而產生的焦慮情緒)“我好難過”(懂得難過也是一種正常的情緒體驗,主要的是難過總會過去)“我好生氣”(知道生氣也是不可避免的,向孩子提供一些制怒的小技巧、小方法),看著孩子們課間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津津有味地仔細翻閱一本本繪本圖書,猜著、認著里面的一字一句,遇到有同感的問題如:我一個人在家時怎么辦?好難過時怎么辦?有什么解決的好方法?很生氣時怎么辦?誰有讓自己少生氣、不生氣的好辦法?孩子們就會你一言、我一語地輪流發表自己的見解:一個人在家不用怕,可以打電話給小伙伴,讓他來陪陪我呀;我難過的時候就告訴自己的好朋友,就不再難過了;生氣的時候想想開心的事,就不生氣了,媽媽說多生氣會老的,所以盡量少生氣……
分析:
我在前期培養幼兒了解自己、關心他人的基礎上,為了滿足幼兒不同的情感需求(這是一套情感教育的系列叢書),于是我又有目的的繼續投放了叢書中的另一些繪本,孩子們再次沉浸在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已經能將以前的經驗進行遷移,找出其他一些排遣焦慮、消極情緒的小技巧、小方法。
三、活動感悟與反思:
通過以上的一系列活動,我的心中便油然而生起這樣的感悟,在這里與大家分享:
1、優秀的繪本帶給孩子的情感、情緒的體驗也許正補充了傳統教材的缺憾,它們教給孩子深刻的哲理和巧妙的思維方式,增強了幼兒的閱讀興趣和能力、提高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同時也拓展了幼兒的藝術想象力。
2、教師在活動中,要注重幫助幼兒理解作品,挖掘作品深層次的內涵,更為重要的是要“回歸”幼兒生活,讓幼兒能將前期的經驗遷移,學到一些有益于終身成長的小技巧、好方法。
今后我將進一步充分挖掘繪本的藝術特質帶給孩子的教育影響,讓孩子在繪本的世界里感悟、讓孩子在“悅讀”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