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郭瑩 2011-08-23 11:36:36
“爸爸媽媽,我是從哪兒來的?”中國的家長,每每面對幼小孩子這樣的提問,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如實回答,還是糊弄了事。近日,北京出臺了首部性教育前衛教材,受到的社會評論褒貶不一。事實上,青少年性教育問題上,學校、家長都在共同做著努力,一些小學已經開始了性教育的啟蒙課程。
男孩眼中的男人 小學開辦男生女生課堂
8月17日,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的報告廳內在展示一堂特別的課程,20多位不同年級的小男生坐在一起,而教課的老師也是位男老師。他們在上男生課堂的課程,在老師的引導下,男孩說出了自己敬仰的男人,以及對男性的理解。這也是北京第二實驗小學開展性教育的第一課,讓孩子認識性別。
最敬仰的男人是小沈陽
20多個小男孩坐在一起,他們中,最小的才上3年級,最大的孩子上初一。學校的語文老師郭宵開始帶領男生們上男生課堂。
在課程一開始,郭老師便帶領孩子們做起了熱身游戲,他先讓孩子們報數,逢7和7的倍數都要跳過,說錯的孩子要站起來說一個自己敬仰的男人名字。
“24、25、26、27”隨著一個孩子喊錯,男孩羞澀地站起來,不過還是響亮地說:“我,我最敬仰的男人是小沈陽。”臺下一陣哄笑。男孩子們都覺得小沈陽比較娘,不過老師將“小沈陽”寫到黑板上后,還是不忘提醒孩子們小沈陽也是純爺們,他所扮演的只是舞臺形象。
“我敬仰的人是我爸爸,我爸爸是單位職工”。在后來發言的孩子中,他們敬仰的男人形象分別是自己的父親和偉人毛澤東。三種完全迥異的男人形象,是男孩子們對男人的最初印象。
看標準覺得自己不男人
認識完不同的男人,老師開始在投影上打出一串QQ名字,讓孩子們自由選擇。有的孩子選擇“吃好玩好喝好”,認為這體現了男人的形象,有的孩子選擇“卡卡”,“我認為他很帥,很男人”。當一個孩子站起來說:“我選北京寶貝”,立即引起周圍孩子的哄笑。不少孩子覺得這個名字有點酸,還有點女孩子氣。孩子自身性別的意識,影響著他們做出的選擇。
由此,老師介紹,他詢問過六年級兩個班的學生對男生形象的看法,55人認為應該大氣,43人認為應該文明,35人認為應該學習好,20人認為身體好,7人認為是幽默,13人認為要有正義感,13人認為要陽剛。
“按這個標準,你們覺得自己男人嗎?”老師反問學生。不少男孩子笑著搖頭。“人沒有完美的,肯定不能都達到”。“我們還太小了,長大了就可以了。”孩子們爭著說。
專家們認為,六年級學生對男生形象的看法也體現了社會上對男性的看法,不過全部符合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是社會中的普通人。孩子們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
理想男人應穿西裝溜達
通過對男性逐漸的認識,老師開始讓孩子們通過畫,在紙上描述出自己認為的男人形象。由于每個孩子對男性的理解都不一樣,孩子們的畫五花八門。
有的孩子畫的男人有強大的胸肌,由于圖畫表達有限,他們還用上了文字,在不同的部位寫出了具體的要求。“我覺得將來我要有肌肉,身材勻稱,干凈,才是男人”。
還有的孩子畫了個普通的小個子男人,又在旁邊賦詩一首。“身高四尺,頭大臉圓,招風大耳,一共兩只……身體健康,視力反正不咋的”。老師評價說,這個形象雖然不是特別優秀,但是也是社會中真實的普通男人形象。
有的學生在紙上畫了一個穿西裝佩劍的紳士。“我覺得這是我未來的方向,男人就應該這樣,將來,可以每天穿著西服,在大街上溜達”。孩子童真的語言立即引起現場的笑聲。
家長反應有人歡迎有人謹慎
對于學校進行的兒童早期性教育嘗試,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馮紅表示,家長的反應并不一樣。有的家長非常歡迎這種方式,認為學校講了孩子正需要的東西。有的家長卻覺得完全沒必要講這些,他們認為孩子大了自然就知道。不過馮紅說,在與家長的交流中,家長其實最希望的是學校講解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
家長對此類性別教育還較接受。但是,對于近期爭議較大的直白的性健康教育,不少家長表達了謹慎的態度。
李先生說,自己的兒子剛剛10歲,“我看了報紙上的報道,太直接了,別孩子本身沒太大興趣去了解,老師再教出問題怎么辦”。不少家長認為,孩子不需要過于早的接受過于直接的性教育知識。
有的家長則認為,應該讓孩子接觸基本的性知識,但很擔心孩子學習的這些知識過于直白,之后會進行嘗試。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