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 2011-05-30 10:14:35
在學前教育中,“黑園”、“小區配套幼兒園”及前不久開始實施的小規模辦園,是備受關注的焦點問題。昨日,在市人大常委會會議上,副市長洪峰表示,對無證辦園將出臺管理辦法。此外,未來三年,市區兩級政府將接收147所小區配套幼兒園。而對于小規模辦園,多個區縣教委表示,由于實施細則尚未出臺,目前尚無人申請成功。
29日,副市長洪峰稱,將制定對無證辦園的管理辦法,對無證辦園要明確責任,加強治理。
2010年1月17日,朝陽區東壩駒子房辛街村,家長抱著從火場中搶出的孩子回家。當天,該地一無資質幼兒園發生火災,1名孩子身亡。本報資料圖片王申攝
建議取締無證園前明確安置方法
洪峰表示,城鄉接合部地區無證辦園問題突出,在學前教育資源總量不足的情況下,治理難度很大。對于無證園,各區縣政府要全面排查,經整改達到相應標準的頒發辦園許可證,仍未達到保障幼兒安全、健康等基本標準的,要予以取締,并妥善分流和安置幼兒。
據了解,北京市已經出臺了舉辦小規模幼兒園暫行規定,此舉將促使一部分無證園通過整改,獲得許可證。
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建議,對需要整改的幼兒園在整改期間,要保證幼兒正常接受學前教育。該委還特別提出,在依法取締無證園前,應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明確幼兒分流、安置具體方法和去處等主要內容。
市人大學前教育調研組表示,北京市現有無證園1000多個,入園的主要是非戶籍人口的孩子。
三年計劃首先確保戶籍兒童入園
洪峰坦言,因學前教育資源總量不足,戶籍適齡兒童入園尚未得到完全滿足。根據三年行動計劃,若目標實現可滿足戶籍適齡兒童入園需求,實現學前三年學位供給全覆蓋,對于未能入園的在京適齡兒童及家庭,則提供多種形式的學前教育指導服務。
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認為,在滿足戶籍適齡兒童入園需求的基礎上,還應探索非戶籍兒童接受學前教育的保障制度。
去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開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通知,北京作為試點地區之一,試點任務中就包括探索非本地戶籍常住人口隨遷子女非義務教育階段教育保障制度。
曾多次參加學前教育調研的市人大代表安麗娟建議,可以考慮從穩定就業情況、社會保障情況以及納稅等方面,設定一定的條件,符合條件者的子女即可與戶籍人口子女享受一樣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
將利用富余教育資源建小學附屬園
在擴大幼兒園資源方面,除了新建和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外,洪峰表示,還將利用中小學布局調整后的富余教育資源,建設小學附屬幼兒園,利用其他富余公共資源,優先改建成幼兒園。
追訪
小學“幼兒班”不能替代幼兒園
海淀區教委表示,今年將在北部4所農村小學附設幼兒園。對于小學附設幼兒園,區縣相關負責人表示,只是一個暫時實行的措施,不會長久執行,一位區縣教委負責人表示,小學辦標準班不能替代幼兒園,等緩解了入園難這段日子后,還得讓孩子上幼兒園,“小學的教育和管理方式跟幼兒園不是一個類型,小學教師轉崗,并不能替代專業幼教教師。”
此前,為緩解幼兒園入托難問題,門頭溝區表示,將在山區小學開設11個標準班,接收330名3至4歲的幼兒。標準班的師資將通過招募或者部分小學老師轉崗來完成,教學內容完全按照幼兒園的要求來進行。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