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姚曉丹 2010-12-03 09:59:19
“入園難”一直是困擾很多家長的難題,現在這道題找到了破解方案。
在昨天(12月2日)舉行的教育部新聞通氣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負責人面對記者一系列急迫的提問:“請問幼兒園會出臺明確的收費規定嗎?幼兒園亂收費問題何時能解決?”“《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的出臺是否意味著,三年后民辦幼兒園將和公辦園收費完全一致?”
“慢慢來,一個一個說,”負責人邊維持秩序,邊詳細解答。
記者:據我們了解,2009年,我國公辦園和民辦園的比例是60%和40%,但是在園人數卻是40%和60%,公辦幼兒園需求不斷增加,《規劃綱要》也提出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請您談談具體工作力度和步驟。
負責人:《意見》提出加大政府投入,通過新建、改建、擴建等方式擴大公辦資源:一是在公辦資源短缺的城鄉地區,要新建一批公辦園;二是利用中小學布局調整的富余資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資源,優先改建幼兒園;三是鼓勵優質公辦幼兒園通過舉辦分園或合作辦園的方式擴大公辦資源;四是制定優惠政策,支持街道、農村集體舉辦幼兒園。
記者:“收費高、收費亂”一直是民辦幼兒園的問題之一,但很多民辦園管理者也有自己的苦衷——政府扶持相對較少。我們看到《意見》中有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的部分,請您談談具體規定。
負責人:一是要通過保證合理用地、減免稅費等方式,支持社會力量辦園。二是創新支持方式,積極扶持民辦園特別是面向大眾、收費較低的普惠性民辦園。提出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減免租金、以獎代補、派駐公辦教師等方式,引導和支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三是公辦民辦一視同仁,進一步強調了民辦園在審批登記、分類定級等方面與公辦園具有同等地位。
記者: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這種情況,家長在一個區居住,但附近沒有合適的幼兒園,要把孩子送到相對較遠的地方入園,何時能縮短孩子的入園路?關于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和管理有哪些具體規定?
負責人:加強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和管理,是解決城鎮“入園難”的關鍵。文件著重強調了四點。一是補建。沒有配套幼兒園的城鎮小區,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配套建設幼兒園。二是同步建。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要與小區建設“三同步”,即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建設用地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保障。三是強制建。未按規定安排配套幼兒園建設的小區規劃不予審批。四是建后統籌使用。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作為公共教育資源,由當地政府統籌安排,舉辦公辦園或委托辦成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保證面向小區適齡兒童提供方便就近的普惠性服務。
記者:資料顯示,目前我國農村65%的適齡兒童還沒有機會接受學前教育,請問推動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負責人:發展學前教育的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主要采取四條措施。一是納入規劃,二是加大投入,三是完善網絡,四是改善條件。
記者:學前教育長期投入不足,制約學前教育健康發展。請問“國十條”在加大政府投入方面有哪些具體規定?
負責人:加大財政投入是構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根本保障,具體規定概括講主要是“五有”。一是“預算有科目”。將學前教育經費列入各級政府的財政預算,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制度要求。二是“增量有傾斜”。新增教育經費要向學前教育傾斜。三是“投入有比例”。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要在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中占合理比例,并在未來三年有明顯提高,盡快扭轉財政投入不足的局面。四是“撥款有標準”。各地要研究制定公辦幼兒園生均經費標準和生均財政撥款標準,保障幼兒園的正常運轉。五是“資助有制度”。建立學前教育資助制度,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
記者:幼兒教師待遇低,隊伍不穩定的問題普遍存在,請問“國十條”制定了哪些措施落實幼兒教師的地位待遇?
負責人:發展學前教育,必須加快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熱愛兒童、業務精良、結構合理的幼兒教師隊伍。主要措施有四個方面。一是核定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要按照規定的配備標準對公辦幼兒園進行核編、逐步配齊。二是落實工資、職稱等方面的待遇。三是完善落實社會保障政策。四是加強幼兒園園長和教師的培訓。
記者:三歲就開始學習“諸子百家”、學習英語、法語,這是一些幼兒園的所謂“特色課程”,但是很多研究表明,幼兒園“小學化”傾向,違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請問“國十條”對解決這一問題有何要求?
負責人:解決這一問題,一是要遵循規律,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二是要堅持科學的方法,寓教于樂;三是要創設良好環境,把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緊密結合;四是強化監管。國家將頒布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各級教育部門要加強對幼兒園教育質量的監管和指導,建立覆蓋各類幼兒園的保教質量評估監管體系,不斷提高幼兒園的辦園水平和教育質量。
記者:“國十條”中提出“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是否意味著三年后,“入園”這個很多家長擔心的難題將徹底破解?請您談談有何具體要求?
負責人:制定和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是當前加快發展學前教育,解決“入園難”的重大決策,一定要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打好這場攻堅戰。一是要準。要深入調查,準確掌握當地學前教育的基本狀況和存在的突出問題,科學測算未來三年學前教育需求和供需缺口。二是要實。確定發展目標,分解年度任務,落實項目經費,以縣為單位編制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三是要快。各省(區、市)的行動計劃要在明年3月底前編制完成。四是要督。各地要建立督促檢查、考核獎懲和問責機制,確保發展學前教育的各項舉措落到實處,取得實效。教育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對各地三年行動計劃進展情況進行專項督查。
相關閱讀:
同題報道: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