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孫穎 2010-06-30 17:53:58
北京市政協教文衛體委員會一項調查顯示,北京市幼兒園已經從1996年的3056所減少到1266所。市政協委員呼吁在擴大幼兒園建設的同時改進招生模式,公辦幼兒園應實行劃片招生,保障幼兒園轄區內的兒童入園需求。
數字
幼兒園15年減少過半
目前全市注冊登記的各級各類合法幼兒園共有1266所,包括教育部門辦園也就是公辦園330所,社會力量辦園936所。而據教育部門統計,這個數字在1996年是3056所,其中城市927所、縣鎮471所、農村1658所;而目前下降了58.57%,全市幼兒園僅有1266所,其中城市降至780所、縣鎮降至147所、農村降至339所。與15年前相比,幼兒園總量減少。與此同時,北京市人口增長較多,學前教育資源不能滿足入園需求,據有關部門測算,相對于近三年出生的近46萬戶籍(49%)和非戶籍(51%)的“金豬寶寶”、“奧運寶寶”,現有資源僅能滿足其中一半的入園需求。而且隨著首都建設的快速發展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還會帶來北京常住人口的增長。
建言
公辦園入園應劃片招生
市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教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民建北京市委常委安庭日前提交了一份關于加強學前教育工作的提案,建議在加大對學前教育投入、增加公辦園建設的同時,改變招生模式,在公辦園實行劃片招生的方法,保障轄區內兒童入學需求。
安庭委員介紹說,目前以公辦為主體已經成為國際學前教育的主流發展趨勢。發達國家在0至6歲兒童發展上的公共財政投入占GDP的2%,而學前教育在不同教育階段公共投入中所占比例也遠高于北京市的3.1%,早在2003年,這個數字在美國就達到6.8%,在英國是8.6%,在墨西哥更是達到9.9%,古巴也達到9.3%。即使與北京經濟發展水平相當的上海,2008年學前教育市區兩級財政投入已達到29.48億元,占教育財政性經費總投入的9.09%。
安庭委員建議,政府應該在學前教育發展中承擔主要責任,修訂《北京市學前教育條例》,將學前教育發展問題列入北京市“十二五”規,以期在政策方面得到突破,政府還應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明確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占教育附加費6%至8%的比例,確保學前兒童人均教育經費逐年增長。同時應多途徑擴大公辦園建設,可將一些具備公辦園基礎的街道辦園轉制成公辦園,將撤并的城鎮中小學校舍用于幼兒園建設,將小區配套用地中挪作他用的幼兒園舍收回建設公辦園。
安庭委員還建議,在大力加強公辦園建設的同時還應改變目前公辦園招生不透明的現狀,可考慮公辦園像小學那樣實行劃片招生,作為政府學前教育財政投入的公辦園,應有效保障所轄區域內的兒童入園需求,從而緩解幼兒入園難問題給家庭帶來的壓力,也避免隨著公辦園的建設形成新的入園難問題。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