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10-16 15:28:30
導讀:幾年來,由于機制健全,教師隊伍穩定,學前教育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建立保障機制 落實教師待遇 促進學前教育健康發展
幾年來,城陽區學前教育工作在各級領導的關懷、支持下,認真貫徹國家兩個教育法規和國辦發13號《關于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以兒童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為中心,統籌規劃,深化改革,使全區學前教育得以健康、持續、快速發展。我區曾先后被評為“青島市學前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學前教育先進區”等稱號。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為學前教育快速發展建立保障機制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學前教育作為整個教育事業的基礎環節和提高全民素質的奠基工程,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和重視。
(一)統籌規劃,強化考核,以有力的監控措施保證各項目標落到實處
幾年來,我區認真貫徹全國、省、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把辦好學前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納入了議事日程。在“十五”規劃中,圍繞“教育思想現代化、辦園條件標準化、園所管理規范化、師資結構合理化、幼兒素質優良化”的總體目標,明確提出要高標準、高質量普及學前三年教育。為全面落實工作目標,切實加大監控和督導力度,先后出臺了《關于城陽區農村幼兒園布局調整的實施意見》、《學前教育管理督導評估標準》、《城陽區關于學前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見》等配套文件,并將學前教育發展情況納入街道年度“雙千分”考核,為全區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明確責任,分級管理,充分調動全區各級辦園積極性
幾年來,我區堅持“分級辦學、分級管理、分級投資”的發展思路,明確區、街道、村三級辦園責任目標:即區政府負責辦好區實驗幼兒園,各街道辦事處負責辦好街道中心幼兒園,各村負責辦好村級幼兒園,逐步形成了以實驗、示范園為龍頭,以集體辦園為骨干,個體辦園為補充的多種形式并存的辦園體制。在辦學經費的籌措上除了積極發動社會和個人捐資助學外,還作出明確規定,街道辦事處負責籌措幼兒教師的工資、養老保險金,辦園單位負責園所建設投資和購置大中型設備,幼兒園負責解決日常辦公經費、幼兒教師工資補貼及小型教玩具購置。辦園責任的落實,資金渠道的暢通,為園所高標準建設、高速度發展提供了可能。幾年來,全區新建高標準幼兒園7處,擴建、改建幼兒園20余處,投入資金約5000余萬元。目前,全區市級一類以上幼兒園占幼兒園總數的60%,省級示范、市級示范幼兒園達16%。今年全區又有14處幼兒園申報市級示范幼兒園,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BR><P></P>圍,有效推動了全區學前教育的發展。
(三)調整布局,提高效益,努力構架學前教育良好的辦園格局
為了提高學前教育的整體水平,提升每所幼兒園的辦園層次,合理配置、使用教育資源,著眼于長遠規劃,致力于教育發展,我區制定并下發了《關于農村幼兒園布局調整的實施意見》,對幼兒園的規模及設學布局提出了具體要求,各街道均按要求制定了三年計劃和五年規劃,使布局調整與經濟建設、教育發展緊密結合,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為鼓勵規模辦園,采取“以獎代補,分班過渡”的辦法,通過分段撤并、強弱聯辦、限制升類以及充分利用中小學閑置校舍等有效措施,使這項工作得到快速進展。城陽街道由原來的34處,撤并到現在的20處。惜福鎮街道由原來的23處撤并到現在的9處。目前,全區集體辦幼兒園由1998年的193處調整到現在的126處。布局調整工作的順利進行,為園所分類定級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二、深化改革,優化師資,為學前教育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學前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是理順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提高辦園質量的重要途徑。解決農村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優化和穩定幼兒教師隊伍,一直是我區致力研究和解決的重要問題。2000年,我區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出臺了《關于深化學前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就幼兒教師資格復審、管理機制和應享受的待遇等問題作了明確規定,并在全區推開了學前教育人事制度改革。
(一)實施改革,優化隊伍,建立長效的用人機制
為確保改革實效,我區組成了由區領導負責的專門工作小組,加強組織領導,首先在河套街道進行了試點。為確保評審、確認的一貫性、公平性和真實性,對全區符合條件的899名幼兒教師統一進行了理論考試、技能技巧考試及平日工作成績評定,有799人經考核評定為合格幼兒教師。在此基礎上,實行園長競爭上崗和教職工聘用合同制,做到優中選優、能人上崗、行家當家,使一大批有能力、懂業務的教師走上了園長崗位。2000年12月區政府正式出臺了《城陽區學前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意見》,該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改革的范圍及條件,詳細規定了幼兒園實行園長負責制、教職工全員聘用合同制、崗位考評制和績效工資制等要求,同時對農村幼兒<BR><P></P>>教師的準入也做了明確規定“今后招聘幼兒教師,年齡需在23周歲以下,原則上從幼兒師范畢業生中招聘,并經街道教委辦面試和技能技巧考試,擇優錄用,試用期為一年。試用期滿,經區教體局考核和資格審查合格,方能簽定聘用合同,享受合格農村教師待遇”。
本次改革,一次性辭退了45周歲以上的老教師和資格復審不合格教師100名。近兩年又新招100余名年輕教師,優化了師資隊伍。通過改革,進一步打破了“大鍋飯”、“鐵飯碗”,增強了教職工的競爭意識和工作積極性,完善了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選人用人機制。保教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在2002年新一輪幼兒園分類定級活動中,我區有51處幼兒園順利通過市級一類幼兒園驗收,2003年有10幼兒園通過市級示范幼兒園驗收,2處通過省級示范幼兒園驗收。
(二)強化措施,落實待遇,為學前教育提供隊伍保證
改革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落實農村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為學前教育提供隊伍保證。在改革的過程中始終把落實和提高農村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作為主要內容來落實。文件規定:被聘用的農村幼兒教師,比照上年本鎮“三提五統”確定的農民人均收入的2倍核發工資,從鎮教育費附加中支付70%(教育費附加取消后各街道從財政列支),從園所收費中支付30%。二是為簽訂聘用合同的幼師辦理養老保險(從2000年7月1日起)。鎮教委辦統一到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辦理養老保險手續,以上年本鎮農村幼師月工資的28%繳納養老保險金,單位負責20%,從鎮教育費附加支付,個人負責8%,由鎮教委辦代扣代繳。投險基數,不得低于當年青島市社會平均工資的60%。并為年滿45歲以上的農村幼兒<BR><P></P>教師辦理離崗,一次性發給生活補貼,其標準為“月工資×教齡”;為不合格的教師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其標準為教齡不滿10年的發5個月工資,教齡超過10年的發8個月的工資,鎮、村各負擔50%。鎮財政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劃撥專項資金46.3萬元用于安置離崗教師。
幾年來,為確保農村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得到落實,促進辦園水平的不斷提高,區政府把落實農村幼兒教師工資待遇和幼兒園分類定級工作分別列入對各街道“雙千分”的考核。自文件出臺以后,8個街道全部為合格的農村幼兒教師按照城鎮職工的投保標準辦了養老保險。流亭街道、城陽街道積極落實區政府100號文件,使農村幼兒教師的月工資收入分別達到1034元和986元。目前,全區農村幼兒教師的月平均工資為784元,平均達到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81倍。待遇的落實極大地調動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進一步穩定了幼師隊伍。
幾年來,由于機制健全,教師隊伍穩定,學前教育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目前,全區有幼兒園126處,其中省級示范幼兒園3處,市級示范幼兒園17處,市級一類幼兒園55處,市級一類以上幼兒園占幼兒園總數的60%;幼兒教師910名,學歷達標率達100%,大專畢業率達62%,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達到98、2%以上。2003年,全省農村幼兒園課程改革現場會在我市召開,我區實驗幼兒園、流亭街道仙家寨幼兒園、南城陽中心幼兒園、城陽街道田村中心幼兒園為大會提供了現場,受到全省各市與會人員的高度贊揚,受到省教育廳教研室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2004年在青島市農村幼兒園課程改革成果評選中,我區推薦的仙家寨幼兒園的課改課件和城陽村幼兒園的課改錄象分獲兩個組的一等獎,托幼辦獲最佳組織獎。學前教育正沿著健康的道路快速發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