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09-09-16 09:18:17
現在,30歲以后才準備當媽媽的職業女性多了起來。一般來說,女性的最佳懷孕年齡為25—30歲,隨著年齡的增長,生育力逐漸下降。
推遲懷孕的女性最擔心的是流產。30歲出頭的孕婦大約有15%的人會遭遇流產;對于40歲的孕婦來說,就有25%的人會遇到這種情況;而45歲以后,有一半的孕婦存在流產的危險。由于高齡產婦的宮頸一般比較堅韌,開宮口慢,自然生產困難,所以剖腹產在高齡產婦中更加普遍。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剖腹產手術已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進行剖腹產的高齡產婦不需要太多顧慮。
對于高齡產婦來說,最可怕的就是生育一個有殘疾的嬰兒,母親的高齡會增加嬰兒先天性缺陷和無法存活的可能性。但幸運的是,胎兒期診斷的技術正在提高,現在醫生們已經可以在懷孕前八個月及時發現許多引起先天性缺陷的遺傳異常。有些情況可以在出生前或分娩后進行及時治療。
高齡女性如何準備才會擁有聰明健康的寶寶呢?下面的四位過來人給各位未準媽媽談談如何高齡女性的備孕過程吧。
[阿靈:做一個生活習慣良好的媽媽]
如果你在少女時期有著不良的日常生活習慣,那么你要小心這會影響你卵子的質量。
1、好的生活習慣可以延緩卵子的老化
不抽煙、不喝酒。婦科專家指出,香煙中的毒素不僅會危害卵子,而且還會造成卵巢老化。研究結果顯示,就卵巢功能而言,一位35歲女性煙民與不吸煙的42歲女性相差無幾,是吸煙導致了女性生育能力的下降。長期酗酒也同樣會導致卵巢的老化。為了保護好的種子,記得遠離煙酒。
不熬夜、有規律地作息。經常熬夜、生活規律被打亂,身體的生物鐘也會被打亂,直接影響的就是內分泌環境的平衡。而激素的分泌失調會使卵巢的功能發生紊亂,影響卵子的發育成熟及排卵。內分泌環境一旦被打破要想重新調整,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與其在這方面浪費時間,不如養成早睡、早起的規律生活。
經常站起來走走。對于很多人來說,經常鍛煉已經成為一種奢望,沒時間、沒心情……總之,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支持者身體的懶惰。尤其是經常坐在辦公室里、甚至電腦前的女性。長時間的坐著不動對骨盆內的血液循環是最為不利的。如果不能經常鍛煉,那就抓緊一切機會站起來走走吧!
2、女人不要讓自己多次流產
子宮就如同孕育生命的土壤,而無論是藥物流產還是手術流產,都無異于人為地破壞這塊土地。如果反復進行,有可能會造成土壤貧瘠,無法受孕。而且,手術流產還有可能造成輸卵管粘連、子宮內膜異位等導致不孕癥的問題出現。所以,如果不想馬上受孕,一定要做好避孕工作,保護好自己的生育能力。
3、避孕藥及各項避孕措施要恰當使用
如果是采用屏蔽工具避孕,如避孕套或陰道隔膜,馬上停止使用就可以立刻進入準備懷孕。但如果是服用避孕藥或使用宮內節育器,應提前一段時間停止使用,給身體留出充足的時間恢復正常的月經周期后,再受孕。
一般來說,停服避孕藥后第二個月經周期就可以準備懷孕了。而取出宮內節育器最好等上一兩個月,到第三或者是第四個正常的月經周期再考慮受孕。
[明銘媽媽:攝取均衡的營養]
1、合理膳食,不偏食
選擇含有優質蛋白質的豆類、蛋類、魚類食品及含碘豐富的食品。
2、補充微量元素
孕前3個月開始服用專門針對孕婦特殊需要而研制的微量營養素,例如葉酸等;高齡夫婦還要做孕前醫療檢查,對自己身體各部分(如心、肝、腎)等做一次全面的檢查。
3、多吃提卵子活力的食物
卵子處于高活力狀態,有利于形成優質的受精卵,孕育出健康聰慧的孩子。研究表明,在準備懷孕前3個月至半年,多吃一些富鋅食物、動物內臟及滑黏食物,有助于提高卵子的活力,因此要注意攝取。
[Cici123:做好準備心里準備]
女性在情緒波動時受孕,不容易形成正常的受精卵,可能導致胚胎發育遲緩,或導致胎兒體重輕、早產甚至畸形。
1、孕前做好心理調整
準備受孕時如果情緒波動,心情不愉快,最好先進行心理調整,推遲受孕時間。心理障礙也是一種疾病,同樣會影響受孕,如導致不孕。
2、消除不良情緒
在準備懷孕時要注意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緒。一旦產生心理障礙,積極進行心理疏導或心理治療。同時,注意提高自身“免疫力”,即性格要豁達一些,減少疑慮或緊張情緒。這樣,才會有助于提高自然受孕率。
[歡歡寶寶來了:孕前檢查有必要]
全面了解自身的健康情況,包括營養、發育、內外科疾病、孕期感染、不適當用藥、孕期并發癥、遺傳因素等情況,做到早期治療,有備無患。
1、孕前要檢測心功能
因高齡也易發心臟疾病,懷孕后因血容量增加會使原有的心臟病加重,發生心力衰竭,危機母親和嬰兒的生命。也應該測量血壓,因隨著年齡的增加,血管的順應性降低,容易發生高血壓,如果存在高血壓危險因素,懷孕后就有可能發生妊娠高血壓綜合癥,危害母親和胎兒健康。
2、要檢查有無婦科疾病
因高齡女性易得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疾病,不僅這些疾病會影響懷孕,而且懷孕也會加重這些疾病,為了治療疾病進行的藥物治療又會影響胎兒正常的生長發育,所以建議孕前一定要排除患有這些婦科疾病。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