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28 17:52:15
不知不覺擔任幼兒園園長已近十個年頭,在管理工作中,我常常思考一個問題:有的幼兒園走過近百年,歷經許多園長教師,為什么象一顆恒星,越來越亮,而有的幼兒園辦園時轟轟烈烈,但時隔不久,就象流星一樣瞬間即逝;招生時,為什么有的幼兒園門庭若市,生源濟濟,而有的幼兒園門口羅雀,人員稀少,老師到孩子家里動員,家長也不選擇……現在漸漸明白:是一種力量,品牌的力量。
一、找準定位是樹立品牌的基礎
品牌是什么?品牌是質量、是特色、是信譽,是每所幼兒園追求的目標,它是經過長期積淀和持久積累而形成的一種公認的品質。找準定位,是樹立品牌的基礎,每所幼兒園都有自己的不足和閃光點,所謂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找準定位能夠清楚地知道幼兒園在行業中所處的位置,準確地制定幼兒園發展的目標和方向。三年前的機關三幼,已是省級示范園,有機關強大的后盾,有近十年的辦園經歷,有較大的班級規模,但特色不明、名聲不響、隊伍不硬、設施不優,沒有可吸引人之處,更談不上品牌,在西區處于一個較尷尬的地位。特別是隨著幼教事業的發展,一批各種類型的幼兒園相繼崛起,發展較快,我園如果按常規發展速度下去,要成為名園非常困難。因此,我們提出:“找準定位,打造特色,樹立品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發展思路。首先,我們對幼兒園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我們請來專家、領導、家長、鄰居、群眾,通過座談、問卷、交流,對我園的整體情況進行“會診”,結論是:幼兒園管理規范,但體制不靈活,大鍋飯情況嚴重,干好干壞一個樣,不能充分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教師隊伍素質優良,但責任心、事業心要加強,服務態度要提高;教科研有基礎,但特色不明顯、成果不豐富,沒有產生影響;硬件設施基礎較好,但已經陳舊,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不能滿足家長的需求,加之地理位置不好,方圓兩公里范圍內有近十所幼兒園,最近的僅離不到100米。根據結論:我們商量制定了幼兒園發展的總體規劃:堅持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相結合,創和諧校園;堅持加快改革和加快發展結合;建發展校園;堅持提高質量和教研科研相結合,建內涵校園;堅持拓展延伸與增加服務相結合,建效益校園,使我園成為幼兒喜歡的樂園、領導驕傲的優園、家長放心的家園、社會公認的名園,做到在市區起示范、在省內有位置、在國內有影響的名園,力爭在2010年前在市區首批成為省模范園或星級示范園。
二、打造特色是樹立品牌的中心
要想成為品牌幼兒園、成為名園,必須有特色。特色是區別于其他同類幼兒園而屬于自己特有的優勢。這一優勢是在長期實踐中創造并積累而成的,是以幼兒園雄厚的實力和豐富的經驗作后盾而日益彰顯的個性。特色不僅意味著獨特,更是意味著超越,是其他同類幼兒園一時難以追及的。南京一幼的國際化特色、揚州明月的游戲特色等,在幼教界享有盛譽。我們清楚地知道,要在西區幼兒園中脫穎而出,要有“絕活”,經過分析和思考,我們認為:我園的教科研起步早,有基礎,生態環境教育的研究已經初見成果,如果以“生態”特色為突破口,用生態的理念進行生態管理、創設生態環境、創建生態課程、構建生態校園,可能會在較短的時間內打出特色,樹立品牌。
生態管理是打造生態特色的前提。我們以和諧為宗旨,以思想管理為前提、以制度管理為基礎、以人本管理為核心,將管理文化貫穿與幼兒園的管理之中,使管理要求成為教職工自覺的行為。為此我們開展過“我為幼兒園敬一言、獻一策”“今天我做園長”“設計園標園徽”活動;和所有教職工共同討論幼兒園的規章制度及考核細則,讓規章制度成為教職工的自覺行為;我們改革工資結構,使干好干壞不在一個樣;幼兒園有發展目標和規劃,每位教職工也制定個人發展目標和規劃,使幼兒園的管理充滿人文精神、實現民主互動、達到自我實現,使幼兒園成為“健康、快樂、幸福、和諧”的大家庭。
創設生態環境是生態特色的保證。我們根據幼兒園的實際情況,提出“三個要求”和“三步走”的思路。“三個要求”除了正常環境創設的美化、綠化、童化、教育化外,做到“精”--精彩、精致、精巧;“新”:新意、新穎、新奇;“特”:有生態特色、有班級特色、有個人特色。“三步走”:即1-2年穿新衣,將原有的外環境做徹底改變;3-4年全面改,將活動室、盥洗室、游戲室全部重新裝修;5-6年大變樣,將幼兒園合理配置,突出亮點,突出生態。
創建生態課程是生態特色的重點。我們有“九五”研究的基礎,到了“十五”中期,提出自己設計園本課程的要求,將前期研究的成果總結、提升,運用生態學的理念,結合多元智能理論,所有教師參與編寫了《幼兒園生態環境教育的實踐與研究》的園本課程,由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園本課程的出版,大大提升了幼兒園的品位,調動了教師的研究激情,也開創了我市開展園本課程研究之先河,凸顯了幼兒園生態特色。
與此同時,我們還結合學習、實踐新《綱要》,深化課程改革,實現課程整合,將生態特色課程與綜合主題課程相結合,使兩者共生互補、相得益彰。成尚榮先生說:“有品質的教育應該追求智慧的生成、傳統的揚棄,應該追求推陳出新、心靈的滋養”。我們提出提高課程效益、追求特色課程、智慧課程、研究課程的課程要求,不僅研究集體教學還要研究分組及個別教學,什么樣的活動適合集體活動,什么樣的活動適合個別教學,什么樣的活動適合小組活動、區域活動;不僅關注專門性教育活動還要關注滲透性教育活動,孩子的每一個活動都是教育的好時機,教師們要善于把握時機,及時開展教育活動;不僅關注預設的教育內容,還要考慮生成活動的開展,時刻捕捉生成點;不僅關注課程理論還要關注課程實施:課程目標是否是符合幼兒身心特征,是否具有層次性。課程實施過程是否是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否強調師生之間的對話、互動、合作。課程內容是否與幼兒的生活密切相關、是否是幼兒喜歡的形式。強調以幼兒為本,尊重幼兒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尊重其獨特的體驗。
幼兒學習方式是否是自主、合作、探究。課程評價是否發現幼兒潛能,幫助幼兒認識自我表現,建立自信,評價主體和評價方式是否多元化。
構建生態校園文化是樹立品牌的核心。園所文化是全體成員凝聚在一起的強大精神力量,也是幼兒園的品牌形象,它對全體員工和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對家長及所在社區以及整體社會產生感染作用。走進百年揚中,一股書香氣撲面而來,這里有見證學校歷史的樹人堂,有一代又一代杰出的優秀學生;進入鼓樓幼兒園,陳鶴琴的活教育思想,八十年后依然體現在幼兒園的每個角落、每個活動、每個環境中。我們也在思考,生態特色校園文化怎樣構建,特有的“三風”是校園文化的體現,首先從園風、教風、學風入手。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揚州中學的校訓:青春揚中,百年樹人;我園的“三風”既要體現生態特色,又要體現時代精神,還要符合教育要求,我們的園風是平等和諧、自由快樂、合作共進、勤奮自信,教風是啟迪智慧、培養思維、張揚個性、鼓勵創新,學風:是善于動腦、勤于思考、敢于表達、樂于創造。透過“三風”,可以了解到我園辦園目標和宗旨,領略到教育教學的追求和特色。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