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網 2009-07-19 18:39:46
有一個西班牙人的家庭,家里一共有4個女兒,其中最小的女兒膽子特別大。每當夜晚有雷雨時,她是這些女孩中唯一不害怕的人。她會帶她的姐姐到父母的房間,在那里她們能得到保護。她是那些經受這種神秘恐懼所折磨的姐姐們的真正支柱。每當她們在黑暗中感到害怕時,她們就趕快聚集妹妹身邊,以便獲得安全。
這個小女孩的膽子實在很大,無疑這是一種勇敢的健康心理體現。與之相比,一些孩子可能非常害怕穿過馬路,或者擔心自己的小床下藏有貓咪,也有一些孩子一看到毛絨絨的小雞就嚇得亂叫。這些恐慌的表現,非常相似于心理學家所發現的病態恐懼癥狀。
這種癥狀,在對父母有特別依賴性的孩子身上容易發現,這些依賴性很強的孩子經常會莫名其妙地感到恐懼,恐懼的原因大都可以在孩子早期成長中找到。比如,父母常常利用孩子智力發育不成熟的弱點,用模糊的鬼怪恐嚇他們,以為這樣他就會服從自己。然而,這可以說是父母所用來對付孩子的最糟糕的一種手段,因為它利用無處不在的恐怖形象,令孩子內心深處對黑暗天生的恐懼又強化了。
又該如何消除孩子內心的恐懼呢?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能使孩子多接觸現實物體,讓他親自體驗和感受自己曾經十分恐怖的事物,經過多次重復接觸,他們最終將發現,原來這些事物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樣可怕。這樣一來,孩子內心的恐懼感就很快消除了。
事實上,孩子常常給自己設置危險。街上的流浪兒會偷竊汽車里乘客的錢;農村孩子會爬到樹上或從陡坡上沖下來;淘氣的孩子還能跳進海里或河里自學游泳。他們的勇敢行為還表現在無數次拯救他們的同伴中。例如,有一次,加利福尼亞一家兒童醫院的盲童病房著火了,在這些孩子中,有一些是能看見東西的。雖然他們當時在著火的大樓的另一邊,但他們還是沖進大火中去救助其他盲童。
通過接觸實際生活,許多孩子變得大膽而謹慎,在各種情況下盡量做到避免危險。比如,他們會使用廚房的刀,用火柴點火,能夠獨自站在水池邊,還會自己穿越馬路。這樣的孩子已經學會了如何通過避免急躁心理來控制自己的行為,這使他們可以過一種更平靜、更健康的生活。這就是現實所教給他們的生機勃勃的能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