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4 22:58:30
學前教育美術教學內容的宗旨在于使幼兒初步學會簡單的繪畫技能,形成一定的美術素養以及相應的心理品質,學前美術教育既然要發揮出教育功效,就不能缺少了評價這個環節。而評價的目的就在于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幼兒感受到自己的進步,發現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學前美術教育通過對內容評價能進一步了解幼兒的發展需要,給他們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開發他們的智力與情感。以下介紹了幾種評價方式:
1、教師的評價與幼兒對教師評價或教師作品的再次評價:
教師的評價是對幼兒美術能力的小結,能客觀地發現美術活動中出現的問題。一方面,教師的正確評價也是幼兒評價的榜樣,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評價仍是必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另一方面,幼兒對教師評價或教師作品的再次評價則培養了幼兒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堅持自己觀點的能力。教學觀察中可以發現,由于受過去傳統評價方式的影響,幼兒在評價中常常迷信教師的權威,缺乏自主意識。
2、同伴間的評價
集體互動教學是發展幼兒相互審視評價的最好方式。集體教學是一面鏡子,從中可以觀察每一個幼兒的表現。教師引導幼兒關心同伴的言行,幫助幼兒學會客觀評價別人,評價自己,在教學觀察中發現幼兒在對自己作品和同伴作品比較時,總是評價自己的作品好,一般情況下,幼兒總傾向于過高評價自己。通過教師的引導、幼兒同伴間的評價、相互的審視具有了平等性、互換性,對評價的接受也更為放松、自然了。幼兒通過與老師、同伴的對話、乃至爭論中學習如何協調、解決問題。
3、自我的評價
大班期幼兒自我意識發展較快,而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核心,自我評價能力的發展是大班期幼兒自我意識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但他們自我評價的能力并不高,仍處于學習評價和自我評價的階段。大班幼兒的自我評價已從依從性評價、局部自我評價發展到對自己個別性和多面性評價。開展幼兒自我評價后,幼兒對自己的評價也更為客觀公正了。他們對作品的自我評價從“我畫的好”,“顏色好”發展為“顏色使主要的物體顯得更突出,旁邊的色彩正好與它相對”等等。通過自我評價既能讓同伴有機會了解自己的作品,又能對自己作品有更理性的認識。同時教師幫助幼兒做出積極的自我評價,還能使幼兒增強自尊和自信。
四、更新觀念,探索科學的幼兒美術活動評價方式
《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評價“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
建立科學的幼兒美術活動評價方式,首先要更新觀念,樹立科學的幼兒教育評價觀。要重點實現三個轉變:一是評價目的由側重甄別選拔向側重導向激勵轉變。以往,在人們的觀念中,評價就是區別是非,比出高低,顯然這是非常片面的。評價幼兒美術作品,不應以篩選、排序和評優為最終目的,而應重在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在活動中建立自尊、自信,投入熱情和毅力,促進每個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要多用面向幼兒個人的縱向比較,慎用面向幼兒全體的橫向比較;二是評價標準由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單一評價僅以畫的“像不像”和“好看不好看”等技能性要求為標準,而多元評價則兼顧美術活動的多樣性、創造性和個性化等基本特征;三是評價角度由側重結果向側重過程轉變。結果評價只關注幼兒已經學到的東西,而過程評價則關注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對幼兒發展的分析包含了過去、現在和未來。幼兒美術活動評價“要在日常活動與教育教學過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進行”,不要僅僅關注美術作品本身的評價,更不要刻意追求評價的轟動效應。
建立科學的幼兒美術活動評價方式,就是要在正確的教育評價觀指導下,根據不同的評價對象、內容、時間、地點等條件,選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從而達到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目的。幼兒美術活動評價方法有多種,這里只介紹幾種常用的評價方法:
(一)作品分析法。在幼兒美術活動過程中,教師適時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幼兒美術作品分析講評,贊美作品的特色,啟發引導幼兒自由聯想、自由探索、自由表達、自由創造,并對技能技巧給予適當指導,使幼兒進一步獲得美感體驗。選取作品不要只面向幾個特長幼兒,要面向全體幼兒輪流選取或分組選取,讓每個幼兒的作品都有機會得到展示。
(二)檔案袋法。教師和幼兒合作收集幼兒一個時期(周、月、學期、學年等)內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整理裝袋或裝訂成冊,師幼共同欣賞作品的美妙,回味進步的足跡,體驗成功的快樂。與此同時,教師不失時機的點評啟發,進一步啟發幼兒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對有藝術天賦的幼兒,要注意發展他們的藝術潛能。
(三)展覽法。教師帶領幼兒親手將自己一個時期或一次主題活動中最得意的作品集中展示,共同組成五彩繽紛的墻面或桌面,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和體會,教師適時啟發指導。
(四)小組競賽法。這是一種旨在消除個人評獎引發的種種弊端的評價方法,在日本、新加坡等國家較為流行。他們反對任何有關個人的評獎競爭,但卻鼓勵班級、小組之間的集體競爭和競賽,目的是從小培養幼兒的集體主義精神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讓幼兒參加美術活動的同時,促進他們健全人格的形成。
總而言之,學前美術教學過程隱含的多種類型的教育元素,正確分析學前教育的內容是獲得最優化教學效果的必要前提。在整個美術內容教育活動中,評價也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對其幼兒心理健康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