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3 01:02:24
一、問題的提出
《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要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兒健康意味著幼兒身心健康,一個健康的幼兒,既是一個身體健康的幼兒,也是一個“愉快”、“主動”、“大膽”、“自信”、“樂于交往”、“不怕困難”的幼兒,我們曾忽視過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
幼兒正處在意識隨意注意、隨意記憶、思維、想象等高級心理機能以及個性的形成與迅速發展的時期。這些高級心理現象是人所特有的,是幼兒今后學會學習、學會生活與學會做人的心理基礎。而這些高級心理現象在學前期恰恰是通過游戲形成與發展起來的。游戲是幼兒產生高級心理現象的重要源泉,是幼兒社會化的最重要的途徑。
游戲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要求的快樂而主動的一種獨特的時間活動,它通過虛擬情景以再現成人的社會經驗與人際關系,從而使幼兒達到認識周圍世界的目的,在游戲中幼兒成為參與者、勝利者和強者,從而促進了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
幼兒心理健康分為:1積極良好的情緒情感2堅強的意志品質3對現實(包括集體、他人、個人、社會)的態度4適應社會發展能力。積極的情緒情感和適應社會發展是培養積極參與、快樂向群的幼兒,堅強的意志品質被分為持久性、毅力、不怕失敗、和勇于探索,游戲中幼兒為達到目的,就要約束自己,克服困難,這有利于養成幼兒積極主動,勇于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并對促進幼兒意志行為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二、實施的依據
游戲也象教學一樣,因為游戲極大地激活了幼兒自身的潛能,尤其是高級心理機能的發展,為他們進入學齡前的學習作了扎實的心理準備,因此游戲是幼兒心理發展的源泉,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體現了幼兒與現實的一種特殊關系,只有依據以下游戲的特點,才能有效的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1、游戲是在群體中進行的,是幼兒自愿自主的活動。游戲通常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幼兒參與的活動,它可以發展幼兒的情感,在游戲中幼兒幾乎沒有限制,可以自由充分活動,從中得到快樂和發展,克服幼兒的孤僻性都有重要作用。在游戲中幼兒通過交往產生從眾、暗示、輿論等社會心理現象,從而調節自己的行為。這有利于幼兒的集體主義情感。
2、游戲是有角色的,是不斷發展的。參加游戲的每個幼兒總是擔當一定的角色,而每個角色都有相應的角色行為,游戲中都要根據角色來彼此協調。如:娃娃家中的“媽媽”總是去照顧“孩子”,“醫生”總是去關心病人,這可以培養由于幼兒關心他人的品德。
3、游戲是有規則的。維果斯基認為“規則是游戲最本質的特征”,一切真正的游戲都是有規則的角色行為,幼兒根據規則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幼兒只有在游戲中才能顯著改善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關系,因此,沒有幼兒的規則行為就沒有游戲可言。由于游戲具有規則性的特點,促進了他們的自覺性與紀律性。
4、游戲總是在虛擬的情景中進行的。在維果斯基看來,一切游戲都是具有虛擬情景的性質,也就是說游戲的情景不是實在的。在游戲中幼兒表現出來的意志品質超過平時,游戲大大地激活了他們的自身潛能,尤其是在發展他們的思考力、觀察力、想象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這對幼兒思維水平提高和能力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