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1 23:20:44
n教育教學
教師在教學中的點點滴滴,時刻鼓勵或制約著孩子活動的積極性、表現欲、創造力以及情緒的穩定性等,因此我們需要開放式的言行來保護孩子的積極狀態。
1。孩子往往會在戶外活動時進行一些自發地觀察與游戲,教師可以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來引導、鼓勵孩子;
2。與孩子交流時,雙手盡量呈開放式或雙手交握,身體向前傾,表示對孩子的關注。指點孩子時,攤開手掌,手心向上。
3。在集體活動中,邀請孩子時需征求孩子的意見:“可以嗎?”
4。當孩子對我們的邀請表現出膽怯時,我們可以鼓勵:“你可以”、“你會成功”,并給予一定時間讓他自己斟酌。
5。當孩子將個人的情緒、經歷、體驗進行表述時,要和其他孩子一起對他的分享表示感謝。
n教師調節
教師要豐富自身有關心理健康的信息、常識,才能及時關心孩子的心理求助信號。
1、教師學習、了解有關幼兒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資料等;
2、及時掌握孩子心理問題在情緒、行為及生理方面出現的異常現象。
n家長交流
父母是對孩子進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軍,教師幫助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
1。教師在與家長交談前,最好能作一次換位思考,站在家長的角度來考慮,想想家長的感受后再開口;
2。許多心理問題是無對錯可言的,教師與家長時盡可能親切自然,可以營造寬松的氣氛,適時的向家長表示你欣賞孩子的優點;
3。如果要與家長做長時間的交談,最好能回避孩子。以免孩子誤解,產生焦慮;
4。在一些教育問題的交流中,教師要以平等的身份與家長交談,并避免使用專用術語;
5。教師與家長交流,也是相互學習的過程,教師能夠多傾聽家長的見解,有利于教師進行更為細致的教育;
6。多肯定家長的成績,提醒家長用發展的眼光看孩子的成長,使家長體會到成就感。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