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24 07:21:57
以立法手段保障學前教育質量
德國非常重視發展學前教育,改善學前教育的質量,促進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由聯邦政府頒布的《國家學前教育質量指導條例》于1999年開始實施,該指導條例由5個獨立的計劃組成,針對學前教育的各個方面作出了規范,包括托兒所、幼兒園、學童日間托管所、教育活動的場地、機構創辦者的工作。每個計劃都明確了對教育質量的指導、進行自評和外部評價的方法,以及提高教育質量的方法。
2004年,德國有關部門制定了《幼兒園教育條例》以及《發展和提高學前教育質量的建議書》,以保障學前教育與基礎教育之間的連續性。各州也在不同程度上出臺一系列法律條例,用以保證當地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提高學前教育的質量。如勃蘭登堡州在德國統一以后,著力于改善幼小銜接的工作,并于1992年開發了一項用于監督學前教育質量的系統。
另外,德國對學前教育的許多方面設定了標準,并由青少年福利部門監督。這些標準包括幼兒園的占地面積、開放時間、入托費用、班級規模、師生比例、室內和戶外面積等。德國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因此各州又會根據各地情況的不同,設定不同的地方標準。以幼兒園師生比為例,巴登符騰堡州幼兒園的師生比為1:13,而勃蘭登堡州幼兒園的師生比為1:16,托兒所的師生比則為1:9。
從幼兒園教育實踐的角度來看,德國聯邦政府及各地方政府對以下幾個方面作出了規定。
一、規范教育內容
德國的幼兒園不像小學,沒有限定的活動主題和活動時間,各州都有相應的教育大綱。對3~6歲兒童的發展尤為重要的幾個領域包括:身體、思維、情感、社會技能。如勃蘭登堡州根據《托幼機構的教育原則》規定,幼兒園的教育領域包括:身體、運動和健康;語言、交流和書寫;音樂和創造力;數學和自然科學;社會生活等。在這項原則中,還提供了有關的案例,指導教師如何在特定領域內支持兒童的發展。
德國非常強調給予兒童充足的空間,使其身心得到舒展。國家的相關規定特別強調,兒童需要有戶外運動的機會,并對每日所需的運動時間作出了限定。一些州政府還特別鼓勵兒童參加戶外課程,而不僅僅是在戶外進行自由游戲。
二、規范教育方法
2004年各州聯合制定的《幼兒園教育條例》指出,教育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課程與兒童的生活環境以及興趣相聯系,以主題的方式進行。幼兒園要鼓勵兒童自主地、創造性地學習,促進他們開展合作學習,激勵兒童不斷嘗試錯誤、研究和實驗。
對于幼兒園中教育方法的確定,主要基于兒童的興趣、需要和所處的情境。因此,教師需要觀察兒童,引導兒童的發展,并定期與家長談話。
三、規范家庭與幼兒園的關系
德國非常強調“幼兒園是家長和兒童的社區中心”。根據《兒童和青少年福利法案》的規定,父母必須參與決定教育機構的重大事務;父母有權選擇教育機構提供的服務項目;幼兒園必須向父母告知其子女的發展情況;教師和其他教養人員要與家長合作,促進兒童的發展。如巴登符騰堡州的地方法律要求,每個幼兒園必須有一個至少由3名家長代表組成的家長委員會,家長代表由家長推選產生。家長委員會的任務是,在決定任何事務前了解所有問題,聽取各方面的意見。
綜上所述,德國學前教育有著較完備的法規和體制,對學前教育的性質、職責歸屬、質量等各方面進行規定, 因而從法律的角度保障了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通過立法對幼兒園實踐活動的各個層面作出相應的規定,使得法律有了更強的操作意義。另外,由于德國聯邦制的政治體制,使得各州能根據自身的情況,設定適合本地區的法律規章。從德國學前教育的立法實踐來看,各項法案的出臺與解決學前教育存在的實際問題密切相關,這使法案呈現出較強的執行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