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瑞麗女性網 2009-06-10 10:13:20
“很煩,一眼都不想看他!”也許你想不到,這是28歲的湯女士對自己出生不足1個月的孩子的真實想法——“因為我傷口很疼,因為他又哭又鬧,因為我每兩小時喂一次奶,沒有晝夜。真是生不如死!”湯女士嗚嗚地哭著說,“可我當初真是滿心歡喜盼著他出生,現在怎么會是這樣子?”
“這是典型的產后抑郁,應及時就診。”宣武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詹淑琴告訴記者。“金豬年”一說導致今年將有15萬產婦,比去年增加近3萬。
隨著新一輪生育高峰帶來的抑郁潮,專家呼吁產房要重視專業心理陪護。
醫院現場:產房內產婦蒙頭大哭
“產房里經常看到有些奇怪的產婦,一家人圍著新生兒歡天喜地,唯獨產婦陰沉著臉,要么發呆,要么動不動就沖著丈夫發脾氣,沒人的時候就抹眼淚,有的還用被子蒙住頭大哭。”為產婦做護理的家政員趙阿姨說。宣武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詹淑琴告訴記者,超過半數的產婦出現抑郁情緒。作為神經內科醫師,她和同事們也經常被婦產科醫生叫到產房去會診。
另類佐證:論壇成“怨婦”聚集地
“這個論壇本來是用來交流育嬰經驗的,現在竟成了產婦們發泄情緒的地方。”母嬰網站“紅孩子”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網站的“育兒論壇”聚集了越來越多的“怨婦”,“產后才看清婆婆原來這樣不可理喻”、“看著這個孩子,我好無助啊,我都不知道能不能養活他!”等帖子隨處可見。“紅孩子”相關負責人表示,孕產婦抑郁情緒如此普遍,公司正考慮是否要開設針對抑郁孕產婦的心理咨詢客服電話。
專家釋因:獨生女媽媽失落感陡增
除了激素分泌有變等傳統因素之外,解放軍總院第一附屬醫院心身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蔣虹認為,“當前社會競爭激烈,工作和生育的沖突”是導致目前產后抑郁高發的一大因素。再加上獨生子女政策,當媽媽的對孩子的期望值自然很高,撫養壓力增大也是導致目前產后抑郁的突出因素。而此輪生育潮的主體多是由“80后”獨生子女一代構成,蔣虹認為,獨生子女群體獨有的心理特點也是構成當前產后抑郁現狀的原因之一。“從成長到結婚、懷孕和生育之前,她幾乎一直都是家庭的中心,尤其是懷孕期間,父母、丈夫、公婆的寵愛集于一身,而一旦生完孩子,重心一下子都轉移到新出生的孩子身上了,這時的產婦多少會有失落的心理。”
記者調查:婦產醫院并無專業心理醫師
“連(接待)正常婦產都忙不過來,哪兒顧得上產后抑郁?”一位多年從事婦產科工作的醫生說。北京博雅育人心理咨詢中心主任施承孫告訴記者,產后抑郁癥仍停留在宣傳普及階段,醫院普遍缺乏專業的心理醫師。記者分別致電北京婦產醫院、海淀婦幼保健院等醫院,印證了該說法。安定醫院的大夫劉杰告訴記者,該院接診的為數不多的產后抑郁癥患者,都是重癥患者,“她們是在病情嚴重得失去自制力的情況下,才被家人送來的。”他舉例說,一位患病產婦曾給小孩喂藥企圖殺死孩子并自殺,被強制送來治療。專家提醒給予孕婦心理陪護北京博雅育人心理咨詢中心主任施承孫提醒,因激素變化大,產婦對外界的刺激更敏感、脆弱,容易產生情緒變化,家人應多給予產婦關愛,注意其情緒變化,及時溝通和開導;而醫護人員在目前條件下,也應盡可能給予產婦專業心理保健。>>>產后抑郁,陰霾襲來
延伸閱讀:如何預防產婦產后抑郁癥
張醫生的同學喜得千金,張醫生前去看望。推門進去,只見產婦一人坐在沙發上發呆,嬰兒平擱在腿上,完全沒有初為人母的欣喜和幸福。這是怎么回事呢?
“產后抑郁癥”是發生在產后的一種以抑郁為主要表現的精神疾患。根據統計數字看,國內和國外的發病率差異很大,從3.5%~33%不等,這與研究的方法和診斷標準不同有關。
產后抑郁癥的發病原因也是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一般認為分娩后體內激素水平急劇變化可能是導致發病的生物學基礎,而分娩所帶來的不適和疼痛、產前心理準備不充分導致的緊張和恐懼、加之產后情感的極度脆弱、對嬰兒的期待、兩代人護理方式的差異、從零開始學習的母親角色、產后被關注中心的轉移……都造成了產后的心理焦慮和不安,最終導致心理調節失去平衡。
如果是輕度產后抑郁,會出現心情壓抑,不愿見人或傷心,與家人關系緊張,對周圍事情缺乏興趣,焦慮易怒(尤其在夜間加重);如果比較嚴重,可出現自暴自棄,對人充滿敵意,呼吸心跳加快,泌乳減少,厭食失眠消瘦,甚至出現自殺和殺嬰的念頭(曾經發生過這類悲劇)。
什么樣的產婦容易患產后抑郁癥?有沒有預防的辦法呢?
一般產后抑郁癥容易發生在具有性格不成熟、內向、固執保守、敏感、情緒不穩定、社交能力不強、與人相處不融洽等個性特點的女性身上,一些孕婦對妊娠及分娩缺少必要的心理準備,或者本身患有軀體的疾病,或有精神疾病的家族史,或者在孕期或分娩期恰好遭遇工作或生活的打擊,還有缺乏家庭、社會、尤其是丈夫的關心和幫助,都是發生產后抑郁癥的誘因。
預防主要依靠自身及家人。首先,在懷孕前就要做好生理及心理兩方面的準備,學習妊娠和分娩的知識,系統地參加圍產保健。對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婦和產婦,醫務人員和家庭都要給予充分的重視,提供更多的幫助,處理好生活方面的難題,調整心理狀態,減輕可能存在的心理壓力—最常見的就是大家庭中對新生兒性別的過分期盼(丈夫是獨子的要男孩傳宗接代、都是男孩的想要女孩)。
像文章前面所說的那位產婦,一直因自己是“高危產婦”而擔心孩子各方面的健康,產后她的丈夫又不能常來陪伴,來了還常下樓抽煙,婆婆交待的保養方式也不合意,讓她一點也感受不到應有的快慰和興奮,卻只有似乎與己無關的茫然。這種心境很容易罹患產后抑郁癥。
如果發生了產后抑郁癥,需要家人和醫生積極對待,輕者加強護理,給予一定的心理治療,加用一些鎮靜劑;重者則需要服用抗抑郁藥物。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