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10 09:59:29
每位孕媽媽都曉得“食為天”的重要性,對于孕期營養絲毫不敢掉以輕心。那么,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孕婦專用營養補充品,你心中的疑惑也隨之而生——孕婦究竟需不需要額外補充這些營養品呢?應該補充哪些營養素呢?
又該如何選擇適合的營養品呢?我們就此請來專業人士對你的疑問逐一解答。
關于孕婦到底需不需要吃營養品的問題,專業人士認為這個問題并無定論,需要視孕婦的個人狀況而定。事實上,有某些營養素在胎兒發育時期是特別需要的,如果孕婦的健康狀況良好并且飲食一向均衡,那么自飲食中獲得的營養就已經足夠,并不需要特別補充什么營養品。除了從一般食物不易攝取足夠的鐵質等,醫師通常建議最好額外補充一些。
有的媽媽因為平日飲食不均衡如有只吃素食等偏食習慣、“害喜”嚴重以及患有疾病如缺鐵性貧血等,或是為胎兒神經管缺損的高危險群、懷多胞胎的準媽媽等,為確保肚子里的胎寶寶能吸收到充足的營養,并讓準媽媽們安心她們就需要針對某種特定營養素做一定補充了。
維他命選購篇
孕媽媽和胎寶寶在不同的孕齡對營養素的需求也不盡相同,那么我們先分別對懷孕三期所需要的營養素進行闡述——
懷孕初期(1—3個月)所需營養
懷孕初期是胎兒發育的重要階段,胎兒的五官、心臟及神經系統等方面在此時成形。此時應最需要特別注意蛋白質、葉酸、鐵質、鋅、碘、鈉及維他命A的攝取,除了可以幫助預防發生貧血的現象,且可以幫助胎兒神經系統的良好發育。提供給孕婦足夠的鋅,可幫助懷孕初期因缺乏鋅所產生的怠倦及早產情況。
懷孕中期(4—6個月)所需的營養
此時胎兒的性器官正在發展形成,心臟血液循環開始,臉部特征明顯,同時胎寶寶在此階段體重快速增加。
此期應提供孕婦足量的鐵質,可幫助孕婦預防發生常見的貧血現象。足量的補充維他命B群有助于母體及胎兒紅血球的形成。也應補充母體足量的鈣質有助于胎兒骨骼的發育,且可避免孕婦腿部抽痛的不適。礦物質如鋅、鎂、碘、錳等的補充可幫助胎兒的骨骼、神經系統及腺體的發育。
懷孕后期(7—9個月)所需的營養
此時胎兒的體重迅速上升,胎動頻繁,對胎兒各部位(尤其是腦部)發育的重要時期。懷孕最后兩個月的維他命及礦物質的補充不足對胎兒腦部的發育影響極大,需特別注意補充營養素。此期除了應攝取足量的鈣質供胎兒的成長所需外,且應注意礦物制及維生素足量的補充,如鐵、銅、鋅及維他命B6、B12,可幫助胎兒健康發育。
鈣片選購提示篇
鈣是構成牙齒和骨骼的重要材料,胎兒所需要的鈣通過母體獲得,即使母體缺鈣,胎兒仍然要從母體吸收一定量的鈣,母體缺鈣若沒能得到及時補充,嚴重時母體骨骼和牙齒就會疏松,引起腰痛、腿痛、手足抽搐及牙齒脫落等,更嚴重時可導致骨質軟化癥,骨盆變形,造成難產。胎兒缺鈣會導致胎兒骨骼發育不良,引起先天性佝僂病。因此孕婦必須注意多食含鈣豐富的食物,及時補充鈣質,以防止嬰兒軟骨病。
孕婦補鈣首先宜從食物中獲取。含鈣較多且易吸收的食物:小魚、蝦米皮、牛奶、奶制品、芝麻醬、豆腐等。同時應多進行戶外活動,以保證有足夠的陽光照射,以使自己的皮膚產生吸收鈣所需的維生素D。
孕婦若鈣攝入不夠好就應該適量補充鈣片了。那么選購時應注意些什么呢?
(1)除了注意產品的生產日期、有效期限以及批號等外,還應注意鈣片的體積則不宜大,否則易造成對胃腸的不良刺激。由于孕期胎兒的長大,致使中下腹膨隆,胃向上抬起,會影響食欲和消化,孕早期的妊娠反應也大大影響食欲。因此補鈣劑量既要大,但鈣片體積不易過大,這是選購補鈣劑時應予以注意的。如有的補鈣劑含量太低,一天需服十幾片以上才能達到劑量顯著不妥;
(2)有的鈣劑服后其堿性太強、刺激胃部、中和了胃酸造成胃納不佳應予避免;
(3)有的鈣劑服后胃腸道脹氣、大便不通,加重了孕婦的便秘和不適,更要注意。一般來說D檸檬酸鈣比較理想。因為它可在空腹時攝入,劑量大,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高,不會中和胃酸、不會引起胃腸脹氣和便秘。
許多孕婦補鈣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總覺得補鈣多多益善,其實不然。經專家證實,補鈣過量也會產生許多危害,醫生告訴我們,選擇鈣制劑:一是含鈣量高、二是吸收率好。
哪種鈣劑含鈣量最高?因為人需要補充的元素鈣,在常見的幾種鈣制劑元素鈣的含量差別很大,它們依次為碳酸鈣含40%、碳酸氫鈣含23.3%、枸櫞酸鈣含21%、乳酸鈣含13%、葡萄酸鈣含9%。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