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搜狐母嬰社區 2009-06-02 14:08:55
平常,我們習慣這樣問一個小寶寶的媽媽:你給孩子斷奶了嗎?一個“斷”字將不少父母引入斷掉所有奶和奶制品的誤區。實際上,人應該一生不斷奶;同時,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又必須及時正確地添加輔食。
斷奶期?換乳期?
人類不同于動物,不會從吃奶直接過渡到吃固體食物,因此,換乳期是人類不可逾越的一個階段。
給一直靠吃液體食物(單純母乳)生存的嬰兒漸漸喂一些泥糊狀食品,讓他逐漸習慣并最終接受固體食物(成人食品)的過程,就叫換乳期,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斷奶期。
但是,一個“斷”字將不少父母引入斷掉所有奶和奶制品的誤區;其間也有人稱之為“轉奶期”,而“轉”字又有由奶轉向非奶之虞。提出換乳期的概念就是為了清楚地指出:斷奶并不是斷掉所有的奶和奶制品。從離開媽媽的乳房到能跟家庭成員一樣吃飯大概需要8~9個月的時間,這是一個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這一階段中,乳類(母乳+配方奶或牛奶)仍是供應能量的主要來源,泥糊狀食品是必須添加的食物,是基本的過渡載體。奶和奶制品仍然是3歲以下兒童的主要食品,“中國人一生不斷奶(牛奶)”應該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為什么必須重視寶寶換乳期的營養?
充分發揮寶寶生長潛能孩子生長發育潛能的發揮有賴于不同階段食物充分的營養供應。
第1階段出生后4~6個月的母乳喂養。
第2階段換乳期及時給予適宜的泥糊狀食品。
第3階段固體食物期提供均衡膳食,保證各種營養充分提供。
人在每個階段有各自不同的時間依賴性效應。過了該階段,被壓抑的潛能就無法再充分表達。因此,這三個階段缺一不可,任何一步發生偏差均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失,也就是說,一個階段的損失在下一階段無法彌補。為了生長潛能的充分表達,我們必須重視換乳期營養。就像發射衛星的三級火箭,少了哪一級,衛星也無法到達預定軌道。
母乳已經滿足不了半歲寶寶成長的需要
隨著嬰兒月齡的增加,半歲之后,母乳所含熱能、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已不能滿足孩子生長發育所需,因此必須及時補充。僅以鐵元素為例,即便半歲時每日母乳量達1000毫升,也只能提供鐵供給量的1/8,只有靠添加蛋黃、肝泥、肉泥等補充。
嬰兒營養不良往往會對腦細胞發育和智力帶來嚴重影響,錯過2歲前腦發育的關鍵年齡,提供再好的營養也無濟于事,孩子的智力很難趕上同齡兒童。換乳期營養不良還會導致免疫力低下,容易反復感染,加之患病后“忌口”的不良習慣,愈發加重營養不良,反反復復惡性循環最終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鍛煉寶寶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嬰兒出生時消化系統未臻成熟,只能適應乳類食品。隨著月齡的增加,寶寶的胃容量逐步擴大,消化吸收功能不斷完善,但要直接接受固體食物還是不可能的。其間必須有泥糊狀食品作為過渡。因為直接進食固體食物不是發生喂養不足,就是出現喂養過度;不是腹瀉就是便秘;不是發生營養不良,就是造成單純肥胖?傊,喂養不當會造成營養失衡,并最終表現為體重偏離。
4~6個月的孩子對營養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液體食物體積大,而嬰兒的胃容量相對偏小,這個矛盾只有通過改變食物營養密度來解決。即增加營養密度,縮小體積。另外,孩子的胃腸功能、消化酶的活性均需要通過食物性狀改變,如食物顆粒漸大,硬度漸增等來鍛煉。有些孩子“胃弱”,吃的稍不合適,非吐即拉,要么就積食、便秘,這些都和從小胃腸道缺乏鍛煉有關。
可以幫助寶寶的心理發展
換乳期以完全斷母乳為終結。這是孩子邁向獨立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母乳是母親與嬰兒的中間物,孩子不可能永遠靠它生存。斷母乳在心理上可減少孩子對母親的依賴,也是精神斷奶的開始。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地學會父母外出時不哭,見到生人不躲……斷掉母乳還是孩子建立自信心,為日后自立于社會打下基礎的。因此,“斷奶”的意義決不僅限于吃。
總之,換乳而不是斷乳,使孩子從小得到良好的營養供應;從吃輔食到吃主食,讓孩子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換乳期的時間
換乳期長達8~9個月。從寶寶4~6個月起至1歲3個月、1歲半甚至2歲才完全斷掉母乳,完成向其他奶的轉換以及完成從學吃泥糊狀食品到會吃成人固體食物的過渡。
換乳期開始的關鍵年齡是4-6個月。具體選擇哪一個月開始,可依據母親是否急于上班,母乳是否充足等因素綜合考慮。在添加泥糊狀食品的同時,有條件的母親可將母乳喂至1歲3個月、1歲半,甚至2歲。換乳期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其間食物的性狀、種類要遵循程序逐漸變化,一旦開始就要堅持添加,不可隨大人的情緒今天加,明天停,搞亂了孩子進食的規律。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